課程時間:週一晚上7:00–9:50
授課講師:蔡宇傑(師大應華系研究所華人研究 / 水滴國度貿易公司業務代表暨專任講師)
講師簡介:講師的家庭來自受中、法文化交融的越南,為台灣新住民二代,因自己的文化背景及貿易專長,對茶酒文化有創新的心得與研究。因此在授課上,將跳脫傳統教條式的說明,注重互動與體驗式教學,除了多元豐富的茶酒文化內涵及討論外,亦將安排實作和體驗課程。希望能讓讓學員獲得豐富的茶酒文化知識與體驗機會。
課程宗旨:本課程不同於傳統侷限於味覺刺激或鎖定範圍的品茶課與品酒課,從文化角度詮釋茶文化與酒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輔以實際品茶、品酒的體驗課程,傳達「品茶亦道,飲酒應理」的理念。希望學員在學完本課程後,能熟絡茶與酒背後所代表的文化意義,學習正確的品茶/品酒概念,並省思台灣社會的茶酒文化有哪些值得改善、翻轉。 茶與酒都是流傳千年的飲料作物,更是代表東西文化的寶貴資產,茶酒文化不應只是少數人的宣告,更應該是全民意識。讓我們從文化的角度,重新省思身邊易取的茶與酒,或許下次在深夜獨自啜飲之際,你也能說出一番獨到的茶經/酒理! (本課程之酒主要為葡萄酒,茶主要為台灣茶。每週皆會講到茶酒,惟比重為秋季班偏重酒文化,春季班偏重茶文化。)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法:1.多元豐富的茶酒文化介紹與探討,亦安排實作和體驗課程。 2.課堂開始時會先讀茶酒相關文章或新聞,以30分鐘為原則,前20分鐘閱讀,後10分鐘討論。 3.每週課堂會飲用茶和酒,為求課程進度平衡,以30分鐘為原則。 4.茶酒隔週飲用(如:本週飲茶,下週飲酒)。由講師準備,亦歡迎同學熱情贊助,請事先向講師提出。 5.品茶會與品酒會可在校外用餐或品茗,或改為校外參訪。由同學討論決定。
選課學員條件:歡迎以下學員: 1.想找茶友/酒友的同學。 2.對茶文化/酒文化知識有興趣的同學。 3.熱情、能飲之人!一起來喝個暢快吧!(請自備品茗杯及紅酒杯,如無則由班上同學統一訂購。)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 相見歡–學員與講師自我介紹 飲食文化與茶酒的關係 學期複習與延續
第二週 學期複習與延續 台灣茶/酒的在地國際化與國際在地化
第三週 大航海時代的酒文化,新世界的紅酒傳奇(1):從紅酒看新世界的文化泉源;大航海、近現代–美國、澳洲、智利、阿根廷 茶結合東方藝術和宗教(1)
第四週 大航海時代的酒文化,新世界的紅酒傳奇(2):從紅酒看新世界的文化泉源;大航海、近現代–美國、澳洲、智利、阿根廷 茶結合東方藝術和宗教(2)
第五週 新世界的紅酒文化(1):大航海、近現代–美國、澳洲、智利、阿根廷 日本茶道、韓國茶禮、越南茶文化:東方文化的傳承與再發揚(1)。
第六週 新世界的紅酒文化(2):大航海、近現代–美國、澳洲、智利、阿根廷 日本茶道、韓國茶禮、越南茶文化:東方文化的傳承與再發揚(2)。
第七週 認識葡萄酒的風土條件與酒標(1) 台灣茶的起源與發展(1)
第八週 認識葡萄酒的風土條件與酒標(2) 台灣茶的起源與發展(2)
第九週 酒會的類型、舉辦與用意;酒會的時代演變與功能
第十週 體驗品味時尚:品酒會
第十一週 公共議題週(視情況決定時間)
第十二週 全球產區:法國(1) 茶具名器:陶瓷(1)
第十三週 全球產區:法國(2) 茶具名器:陶瓷(2)
第十四週 全球產區:法國(3) 茶具名器:陶瓷(3)
第十五週 全球產區:西班牙(1) 如何泡好一杯茶:泡茶的基本概念(1)
第十六週 全球產區:西班牙(2) 如何泡好一杯茶:泡茶的基本概念(2)
第十七週 全球產區:西班牙(3) 如何泡好一杯茶:泡茶的基本概念(3)
第十八週 體驗品味藝術:品茶會 學期複習
閱讀資料:蔡歐趴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thai.v.kiet 閱讀:請學員任選一本茶/酒的書籍。(共兩本)
評鑑方式:1.課堂參與、出席率。 2.個人發表:要怎麼泡好茶/怎麼品味葡萄酒。
材料費:以1,000元為原則,如有異議在課堂討論。(酒材/茶材/餐費/影印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