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時間:週六上午9:00–11:50
授課講師:陳沅蓀,台北市社區規劃師
講師簡介:臺北市102年儲備社區規劃師「綠色奇機」小組組長、錦安屋頂菜園建置計畫、都農網成員、愛愛院屋頂菜園計畫負責人、大安社大「社區農園種籽培訓」講師、永和社大「都市農耕」講師、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都市園圃種籽師資培訓」計畫負責人、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小田園計畫」顧問。
課程宗旨:推動城市糧食自給的起步。為創造友善永續的環境,培育社區種籽師資推動可食地景,於城市中營造出可以吃的風景,以作物來當綠化、創造自己所生活的空間、並用世界共通的語言─「食物」來溝通;取代矯揉又需長期噴藥的嬌貴觀賞植物,並使社區民眾與孩童經由食物的認識與照顧,共創友善的田園城市的未來。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法:靜態講授,農場實務操作
選課學員條件:1.對於推動可食地景具有熱忱,對打造農耕都市具有理想。2.關心農業與生態環境。3.年滿18歲。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 09/19 09:00~12:00 室內課:可食地景的介紹與分享&可食地景的理念與價值
第二週 09/26 07:00~12:00 室內課:可食地景的各種可能 戶外課:可食地景規劃與勘查實務
第三週 10/03 07:00~12:00 室內課:都市裡的堆肥與土壤改良 戶外課:土壤認識
第四週 10/17 07:00~12:00 室內課:可食地景與蔬菜花園 戶外課:厚土整地
第五週 10/24 07:00~12:00 室內課:適時適地種植技巧 戶外課:自製堆肥
第六週 10/31 09:00~12:00 戶外課:實地種植
第七週 11/07 09:00~12:00 室內課:可食地景經驗學習
第八週 11/14 09:00~12:00 室內課:蟲與病與環境
第九週 11/21 09:00~12:00 室內課:永續經營關鍵
第十週 11/28 09:00~12:00 室內課:營造綠色城市提案1
第十一週 12/05 09:00~12:00 室內課:營造綠色城市提案2
第十二週 12/12 09:00~12:00 可食地景回饋與展望
第十三週 無
第十四週 無
第十五週 無
第十六週 無
第十七週 無
第十八週 無
閱讀資料:臉書: 綠色奇機粉絲專頁 臉書: 都市小農孵粉絲專頁 臉書: 都市農耕網社團
評鑑方式:1.每週出席參與度。2.相關公共議題投入程度。3.需完成營造綠色城市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