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時間:週四晚上7:00–9:50
授課講師:郭思餘
講師簡介:為世新大學社心系兼任講師。個人研究側重宗教與理性之社會變遷,旁及宗教戰爭與戰史研究。
課程宗旨:文藝復興的開始,打造了歐洲文明最璀璨的一頁,造就今日歐洲旅遊龐大的文化資產。然而「文藝復興」為何強調「文藝」二字?本課程並非藝術賞析,而是由政治、宗教、社會等等各個面向,探究中古歐洲由封建走向濃厚人文思想,乃至突破宗教箝制,終於走向理性啟蒙的社會變遷。這不是歷史考證,而是應用社會學看歷史的系列課程之一,希望引領各位體會「事情不如表面所見」的社會學入門觀點訓練。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法:觀賞影片,上課進行相關內容解析與影片段落討論。
選課學員條件:無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 序言 ─ 再生,何來再生?「文藝復興」的由來
第二週 揭開序幕 ─ 「文壇三傑」之佩脫拉克、但丁與薄伽丘
第三週 歷史的重新發現 ─ 人文主義者薩盧塔蒂、布倫尼、羅倫佐‧瓦拉
第四週 復興的搖籃(一) ─ 義大利的社會與政治結構
第五週 復興的搖籃(二) ─ 麥迪奇家族與維斯康堤家族
第六週 天才時代(一) ─ 「藝術三傑」之達文西
第七週 天才時代(二) ─ 「藝術三傑」之米開朗基羅
第八週 天才時代(三) ─ 「藝術三傑」之拉斐爾
第九週 公共參與週
第十週 黑暗或現實 ─ 馬基維利的「君王論」與現實主義
第十一週 神聖與世俗 ─ 教皇國與神聖羅馬帝國之恩怨情仇
第十二週 營運地中海 ─ 義大利的海洋共和國
第十三週 其他地區的文藝復興(一) ─ 日耳曼地區的宗教改革與法國的自由思想
第十四週 其他地區的文藝復興(二) ─ 西班牙的「唐吉訶德」與其他
第十五週 其他地區的文藝復興(三) ─ 「烏托邦」與莎翁戲劇
第十六週 文藝復興的崩潰? ─ 義大利天災與人禍交織的安魂曲
第十七週 餘波蕩漾 ─ 文藝復興的延續影響
第十八週 結語 ─ 文藝復興的當代啟發
閱讀資料:建議讀本:圖解世界史(近代卷 上)─啟蒙與革命,郭豫斌主編,好讀出版,2007初版
評鑑方式:上課出席,參與提問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