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復健與生活—向痠痛說再見! |
課程日 | 週六 |
課程時段 | 09:00 ~ 11:50 |
授課講師 | 盧德家 |
講師簡介 | 六年成人與小兒物理治療臨床經驗,熟悉各年齡層常見之骨科的臨床症狀(例如:坐骨神經痛、媽媽手、肩頸痠痛…等). 這門課程包括簡單的動作姿勢預防以及簡單的肢體伸展互動練習,從做中學幫助學員紓緩生活中常見的骨科問題。 |
課程宗旨 | 您是否常常腰痠背痛? 是否常常覺得做事情時動作吃力卻又沒有很大的效果? 骨科物理治療學是一門可以解決生活中許多問題的好幫手, 例如解決疼痛以及修改工作活動時的環境及動作姿勢並且更進一步預防更多的問題或是併發症。 |
授課方式
及教學方法 |
基礎物理治療學之認識 , 討論與活動 |
選課學員條件 | 歡迎各年齡層及社會人士加入! |
閱讀資料 | 相關物理治療書籍皆可 |
評鑑方式 | 參與度及期末報告(出席率40%, 參與度40%, 期末報告20%) |
課程特殊需求之硬體環境或設備 | 上課請學生務必穿著寬鬆衣褲以利活動肢體 |
第1週
(09月05日~09月10日) |
自我介紹/1. 軟組織認識(包括肌肉及其作用原理); 頸椎骨骼及架構認識 2. 教學影片播放 3.瑞典式按摩之中輕撫及輕揉之手法介紹; 錯誤姿勢及危險動作認識 4. 正確姿勢及活動認識 5. 分組討論提問及練習 |
第2週
(09月12日~09月17日) |
國定假日(中秋連假) |
第3週
(09月19日~09月24日) |
頸椎 II/ 1. 常見之頸椎問題(低頭族, 肩頸痠痛…等)介紹 2. 影片播放 3. 常見頸椎問題之伸展及運動介紹 4. 分組討論提問及練習 (9/24上課時間至21:00) |
第4週
(09月26日~10月01日) |
肩關節/ 1. 肩關節骨骼及架構認識 2. 常見之肩部問題(五十肩, 夾擠症候群…等)介紹 3. 影片播放 4. 肩部問題伸展及運動介紹 5. 分組討論提問及練習 |
第5週
(10月03日~10月08日) |
肘腕指關節/ 1. 肘腕指關節架構介紹 2. 常見之問題(網球肘, 高爾夫球肘, 媽媽手…等)介紹 3. 影片播放 4. 常見之肘腕指關節問題伸展及運動介紹 5. 分組討論提問及練習 |
第6週
(10月10日~10月15日) |
腰椎 I/ 1. 腰椎架構骨骼介紹 2. 影片播放 3. 錯誤姿勢及危險動作認識 4. 正確姿勢及活動認識 5. 分組討論提問及練習 |
第7週
(10月17日~10月22日) |
腰椎 II/ 1. 腰椎常見問題介紹(腰痠, 骨刺, 椎間盤突出, 脊椎滑脫…)/ 2. 影片播放 3.腰椎常見問題之伸展及運動介紹 4.分組討論提問及練習 |
第8週
(10月24日~10月29日) |
薦椎髖關節 I/ 1. 薦椎髖關節架構骨骼介紹 2. 影片播放 3. 錯誤姿勢及危險動作認識 4. 正確姿勢及活動認識 5. 分組討論提問及練習 |
第9週
(10月31日~11月05日) |
薦椎髖關節 II/ 1. 薦椎髖關節常見問題(髖關節置換, 梨狀肌症候群…等)介紹 2. 影片播放 3. 薦椎髖關節常見問題之伸展及運動介紹 4. 分組討論提問及練習 |
第10週
(11月07日~11月12日) |
社大電影節 , 11/11全班參與 |
第11週
(11月14日~11月19日) |
膝關節 I/ 1. 膝關節架構骨骼介紹 2. 影片播放 3. 錯誤姿勢及危險動作認識 4. 正確姿勢及活動認識 5. 分組討論提問及練習 |
第12週
(11月21日~11月26日) |
膝關節 II/ 1. 膝關節常見問題(跳躍者膝, 退化性關節炎, 十字韌帶受傷) 2.影片播放 3. 膝關節常見問題之伸展及運動介紹 4.分組討論提問及練習 (11/26課程至21:00) |
第13週
(11月28日~12月03日) |
自體免疫疾病/ 1. 自體免疫疾病簡介(主要以類風溼性關節炎作介紹)認識2. 影片播放 3. 錯誤姿勢及危險動作認識 4. 正確姿勢及活動認識 5. 分組討論提問及練習 |
第14週
(12月05日~12月10日) |
骨折/ 1. 骨折簡介(包括病理,分期, 癒合過程) 2. 影片播放 3. 錯誤姿勢及危險動作認識 4. 正確姿勢及活動認識 5. 分組討論提問及練習 |
第15週
(12月12日~12月17日) |
總複習 I (第1-5週內容) |
第16週
(12月19日~12月24日) |
總複習 II (第6-10週內容) |
第17週
(12月26日~12月31日) |
停課一次(元旦連假) |
第18週
(01月02日~01月07日) |
總複習 III (第11-14週內容) |
課程順延週數 | 本課程暫無順延週數之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