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時間:週六上午9:00–11:50
授課講師:余馥君、韋峻文
講師簡介:余馥君(台大城鄉所碩士、好食機農食整合公司);技術指導:自耕農、樸門實踐者 韋峻文
課程宗旨:很多人都想學會怎麼種菜,希望擁有一畦菜園靜享田園生活;但其實在都會區種菜,栽種技術固然重要,關鍵卻在如何將飽受蹂躪的荒地廢土,經由土壤改良成為一片沃土。本課程希望透過各種土壤改良的方式,利用手邊資源,帶大家學習農業精髓:土壤改良,同時學習如何種植蔬果、如何對待病蟲害,讓學員不僅學會耕作實務,更能充分掌握友善環境農業精神。 本課程是一門結合有機(友善環境)農業的理論知識與農務實作的課程。我們特別強調,「有機」不只是不用農藥、化學肥料而已,「有機」更是強調農業生產過程中,與自然生態共生循環的關係。不僅如此,農作生產者與農產品消費者之間,也應該從生產—消費的關係,轉化為循環、相互協力的關係。在這一堂課程中將引導學員在實作中思考這些問題。 課程目標: 1.掌握土壤改良技術 2.學習蔬果種植技巧、建立自給自足且有餘的家庭農場 3.瞭解友善環境農業精神 4.籌備園區維護工作隊與社團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法:室內課與戶外實作
選課學員條件:出席室內課與實作課程 配合社區大學針對園區之相關活動與規劃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 農業與生態:何謂「有機」的精神 「有機農業」大行其道,但「有機」所蘊含的真正意義卻經常被忽略,以為只要不用農藥化學肥料就是有機。本堂課將帶領學員認識「有機」農業背後所蘊含的友善環境的生態智慧和精神 1.室內課 2.分組與自介 3.課程大略講解 4.如有時間,討論園區規劃與展望
第二週 基地生態調查 開始友善環境農業的第一步是了解自己的農地以及周遭環境的狀況。本堂課將帶領學員調查新舊園區,並收集可用資源 1.室外實作課 2.繼續規劃討論 3.於舊園區收集種苗與資材 4.堆肥實作
第三週 田地使用規劃 分區規畫基地使用 1.室外實作課 2.初步講解後分組討論、報告 3.工具講解與整地 4.火箭爐實作
第四週 土壤改良與肥料(一):土壤結構與改良用資材 認識土壤與土壤改良是農耕重要的功課,針對園區不同的區塊、不同的設計,安排不同的改良方案,並且活用各種資材 1.上課+室外實作課 2.工具講解、整地與苗圃建立
第五週 土壤改良與肥料(二):微生物與堆肥應用 微生物數量是評價土壤優劣的一個重要指標,本堂課將引導學員學習如何透過到原始森林採集土壤、培養微生物菌以改良田地的方法,同時介紹堆肥原理以及堆肥改良土壤的方法 1.上課+室外實作課 2.微生物採集與培養 3.整地及苗圃建立
第六週 土壤改良與肥料(三):微生物與堆肥應用 肥料、農藥從哪裡來?綠色革命發展與影響 利用上週製作的微生物製作堆肥與液肥 1.上課+室外實作課 2.利用微生物培養液製作堆肥與液肥 3.整地及苗圃建立 4.如何分辨資材
第七週 找到自己適合的農法:有機農業的世界觀與各種有機農法簡介 有機農業與友善環境農業,以及不同農法背後的世界觀,同時,讓同學彼此討論
第八週 作物的留種與保種 室內課 郭華仁教授
第九週 物種多樣性與食物森林的建立 混種、作物選擇(生長期、需水量、光照等)與農作規劃 1.室外實作課 2.穴盤育苗
第十週 農場參訪 參訪以友善環境種植的農場
第十一週 種苗繁殖 淺談嫁接與應對方法、扦插育苗、穴盤育苗、介質解說與配製 1.室外實作課 2.育苗實作
第十二週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認識、判斷與防治方法以及資材的正確使用 美貌老師
第十三週 病蟲何以為害?從防治病蟲害到與病蟲害共生的平衡 病害、蟲害是農作過程另一大難題。如何用友善環境的方式克服病害、蟲害?本堂課將引導同學思考、學習友善環境農業面對病蟲害的生態智慧和方法
第十四週 友善農耕-生態防治以及營造生態棲地 在學習過以資材防治病蟲害之後,進一步的增進田間生態,利用生態平衡來防治 1.室外實作課 2.園區規劃與修改實作 3.生態水池實作
第十五週 堆肥式鎖眼菜園與廚餘堆肥實作 利用現地資材與家庭廚餘來製作堆肥 室外實作課
第十六週 自然建築 土袋的利用與實作 1.室外實作課 2.利用土袋當作建築材料
第十七週 肥水不落外人田:堆肥廁所 堆肥廁所實作與維護 室外實作課
第十八週 無
閱讀資料:1. 一盆變十盆,扦插種植活用百科 梁建群 麥浩斯出版 2. 向大自然學設計 孟磊、江慧儀 新自然主義出版 3. 植物病蟲害診療室 麥浩斯出版 4. 農民曆 5. 懶人農法:活用雜草打造無農藥的有機菜園 西村和雄 晨星出版 6. 土壤與肥料 楊秋忠 1988 7. 種籽保典 農民留種手冊 8. 蔬菜育種與採種 李伯年 1982 9. 無農藥蔬菜栽培 高陽堂 10. (進階)園藝種苗生產 朱建鏞 11. (進階)花木修剪 超圖解最簡單
評鑑方式:上課參與佔50%,實作課程佔50%
材料費:無
特殊需求:出席室內課與實作課程 配合社區大學針對園區之相關活動與規劃
課程編號:308
社團法人新北市知識重建促進會
永和社區大學(新北市永和區永利路71號,福和國中內)
上班時間:週一至週五,下午2點至晚上10點;週六晚上6點至10點
電話:2923-6464 傳真:2923-9769
Email:communit@mail2000.com.tw
網址:http://www.community-univ.org.tw/
訂閱永和社區大學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