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時間:週二晚上7:00–9:50 授課講師:連憲良 講師簡介:東吳大學音樂系學士,北伊利諾大學音樂教育、大提琴演奏與教學雙碩士,愛荷華大學音樂藝術博士。旅美17 年。目前任教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文化大學、亞洲大學、新中和社區大學、北投社區大學,並擔任新竹 HYCO 青少年弦樂團指揮。每年於國家演奏廳及其他文化中心舉行數場大提琴獨奏與沙龍音樂會。喜歡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古典音樂、百老匯音樂劇與歌劇 課程宗旨:從文學劇本、作曲家簡介、角色分析、管弦樂解釋等,深入了解西方歌劇之旨趣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法:以講義介紹某歌劇之所有相關訊息,影片欣賞,觀後討論與分享 選課學員條件:只要對文學、藝術、舞台、音樂有興趣者皆歡迎報名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 蒙台威爾第描寫性情古怪的羅馬帝國尼祿王之《波佩亞之加冕》“L’Incoronazione di Poppea” (1643) 第二週 課外教學:《連憲良大提琴獨奏會》國家演奏廳 2013 年 3 月 12 日 7:30pm 第三週 普賽爾根據莎士比亞喜劇《仲夏夜之夢》而寫的英語半歌劇《仙后》“The Fairy Queen” (1692) 第四週 喜用閹人歌手的韓德爾之傑作《艾里唐特》“Ariodante” (1735) 第五週 充滿幽默感的海頓喜歌劇《月的世界》“Il mondo della luna” (1777) 第六週 歌劇改革者葛路克根劇希臘悲劇而寫的《伊非姬妮在陶里德》“Iphigénie en Tauride” (1779) 第七週 對女人心理深入探討的莫扎特《女人皆如是》“Cosi fan tutte” (1790) 第八週 使盡莫扎特人生最後一年幽默感的《魔笛》“Die Zauberflöte” (1791) 第九週 義大利喜歌劇之王羅西尼的異國情趣《在義大利的土耳其人》“Il Turco in Italia” (1814) 第十週 【公共參與週】 第十一週 花腔女高音喬安‧蘇莎蘭詮釋的董尼才悌《拉摩默的露琪亞》“Lucia di Lammermoor” (1835) 第十二週 俄國音樂之父葛令卡充滿濃濃民族風的俄語歌劇《魯斯蘭與露蜜拉》“Russlan and Lyudmila” (1842) 第十三週 德國歌劇巨擘華格納根據北歐神話而寫的《飛行的荷蘭人》“Der Fliegende Holländer” (1843) 第十四週 描寫邊緣人與小人物辛酸的威爾第《弄臣》“Rigoletto” (1851) 第十五週 法國浪漫歌劇的代表 – 白遼士《特洛伊人》“Les Troyens” (1863) 第十六週 波希米亞式幽默的史麥塔納《被出賣的新娘》”Die Verkaufte Braut” (1866) 第十七週 聖桑筆下激情熾熱的舊約故事《參孫與達麗拉》或《霸王妖姬》“Samson et Dalila” (1877) 第十八週 餘音繞樑具有「永恆旋律」之譽的俄國大師柴科夫斯基之《尤金‧奧涅金》 “Eugene Onegin” (1879) 閱讀資料:于潤洋主編,《西方音樂通史》(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0年) 林伯杰 編著,《1夜變成歌劇通》(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2000 年8 月) 林勝儀編譯,《新編音樂辭典:人名》(台北:美樂,2008)。 林勝儀編譯,《新編音樂辭典:樂語》(台北:美樂,2008)。 林勝儀譯,《作曲家別 名曲解說 珍藏版 26:海頓》( 台北:美樂,2010)。 林勝儀譯,《作曲家別 名曲解說 珍藏版 14:莫扎特 II》(台北:美樂,2000) 林勝儀譯,《作曲家別 名曲解說 珍藏版 2:華格納》(台北:美樂,1999)。 林勝儀、李鴛英譯,《作曲家別 名曲解說 珍藏版 24:威爾第/浦契尼》(台北:美樂,2010)。 林勝儀譯,《作曲家別 名曲解說 珍藏版 8:柴可夫斯基》(台北:美樂,2000)。 吳祖強主編,《歌劇經典12 – 貝利尼 『諾瑪』》(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99) 吳祖強主編,《歌劇經典69 – 聖賞『參孫與達麗拉』》(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2010) 劉绮文、呂婉君編輯,《你不可不知道的100部歌劇》(台北:高談文化,2003 )。 羅基敏、梅樂亙 (Jürgen Maehder),《華格納‧《指環》‧拜魯特》(台北:高談文化,2006)。 Bourne, Joyce著,張馨濤譯,《歌劇人物的故事:認識歌劇的第一本書》“Who’s Who in Opera: A Guide to Opera Characters” (台北:商周,2003)。 Craker, Chris著,洪妤靜譯,《進入古典音樂的世界》(台北:遠流,2004)。 Plotkin, Fred著,李靜宜譯,江靖波審訂,《古典音樂101:學習與愛上古典音樂》 (台北:遠流,2004 )。 Shakespeare, William著,趙天儀、林建隆、王添源 監修,《莎士比亞全集》(台北:崇文館,2008)。 Snowman, Daniel 丹尼爾‧斯諾曼 著,劉微 程任遠 譯,王勇 校定,《鎏金舞台:歌劇的社會史》“The Gilded Stage: A Social History of Opera” (上海:上海人民書版社,2012)。 Allison, John & Beazley, Mitchell. The Pocket Companion to Opera. Malaysia, 1994. Ammer, Christine. The A to Z of Foreign Musical Terms. Boston: ECS Publishing, 1989. Burkholder, J. Peter & Grout, Donald Jay & Palisca, Claude V. 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8th edi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2010. Forney, Kristine & Machlis, Joseph. The Enjoyment of Music. 10th Edition, Short Version, New York: Norton, 2007. Randel, Don Michael. 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評鑑方式:出席率,課堂參與,討論分享 材料費:講義費 100 元 特殊需求:單槍投影、延長線、麥克風 課程編號:102 社團法人新北市知識重建促進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