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 經典閱讀與寫作練習 | |
課程日 | 週二 | |
課程時段 | 19:00 ~ 21:50 | |
授課講師 | 楊勝博、蔡坤霖、王品涵 | |
講師簡介 |
楊勝博 台大台文所博士候選人,Readmoo閱讀最前線專欄作家。故事雜食者,影集、電影、小說、漫畫、動畫,都是每日生活的精神食糧。其他文章、採訪稿散見「說書」、「故事」、「關鍵評論網」、《聯合文學》等媒體與雜誌,著有台灣科幻小說的研究專書《幻想蔓延:戰後台灣科幻小說的空間敘事》。
蔡坤霖 台大經濟系畢業,小說家、編劇、評論、短片導演。曾獲溫世仁武俠小說獎、磺溪文學獎、公視感動99等獎項。著有武俠小說《四川潑婦》、科幻小說《萬歲》、《瓶中船》、《散戲》,為多家出版社、媒體撰寫導讀與專欄。並參與多部類型不同之電視、電影編劇與製作。
王品涵 台大台文所博士候選人、推理評論家。長期致力於推理小說的評論、研究與推廣。台灣推理作家協會第一屆理事。曾於《野葡萄》、《謎詭》、《文訊》等雜誌刊載推理小說相關導讀評介文章,並為獨步、皇冠、尖端、新雨、小知堂等出版社撰寫推理小說導讀評介。長期擔任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準決選/決選評審。另於偵探書屋擔任「黃金古典」、「日本社會派」、「法語推理」、「西語推理」讀書會主持人。另曾參與《離婚哪有這麼難》、《冥核》等劇本編劇寫作。 |
|
課程宗旨 | 透過分析經典文學、影像作品,學會深入閱讀與評論寫作 | |
授課方式
及教學方法 |
一、 經典文本導讀解析 二 、影片與投影片分享 三、 作者與評論者經驗分享 四、 互動討論 |
|
選課學員條件 | 歡迎享受故事樂趣的學員選修 | |
閱讀資料 | 由講師與學員共同更新 | |
評鑑方式 | (1)出席率30% (2)上課參與(包含提問、討論、實作等)30% (3)自我呈現與表達40%,針對課程主題或活動中最有共鳴的兩周,以學員自己擅長的方式呈現學習心得,例如寫作、繪畫、攝影等都歡迎。 | |
材料費
或場地費 |
閱讀資料約50元。 | |
第1週 (09月19日) |
第一週 課程概述 | |
第2週 (09月26日) |
影像與社會:《魔女嘉莉》與校園霸凌 | |
第3週 (10月03日) |
影像與社會:《綠色奇蹟》與死刑存廢 | |
第4週 (10月10日) |
國定假日 | |
第5週 (10月17日) |
影像與社會:《迷霧驚魂》與群眾暴力 | |
第6週 (10月24日) |
影像與社會:《姊姊的守護者》與器官移植 | |
第7週 (10月31日) |
學員作品互評1 | |
第8週 (11月07日) |
歷史與電影:《殺人回憶》與轉型正義的反思 | |
第9週 (11月14日) |
政治與電影:《駭人怪物 》與美國霸權的批判 | |
第10週 (11月21日) |
環境與電影:《魔法公主》與環境開發的控訴 | |
第11週 (11月28日) |
「公共參與週-社大電影節」 | |
第12週 (12月05日) |
社會與電影:《神隱少女》與消費主義的諷諭 | |
第13週 (12月12日) |
學員作品互評2 | |
第14週 (12月19日) |
電影與人生:從《魔法阿嬤》看家庭互動 | |
第15週 (12月26日) |
電影與人生:《那時˙此刻》與身為觀眾的我們 | |
第16週 (01月02日) |
電影與人生:《日常對話》的情感糾葛 | |
第17週 (01月09日) |
電影與人生:《牽阮的手》與沒有回頭路的愛情 | |
第18週 (01月16日) |
學員作品互評3 | |
補課
週次 |
第19週 (01月23日) |
總結與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