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連結:老後人生補給站

課程名稱 創造連結:老後人生補給站
課程日 週二
課程時段 19:00 ~ 21:50
授課講師 陳懷萱
講師簡介 我是「百工裡的人類學家」臉書社群中的共同創辦人,臺灣大學食養城市人文農創計畫田野工作坊課程業師,學術背景包括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文化人類學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碩士、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目前藉由「劇做老年」、「田野身體感官」等教育創新工作坊的研發,透過線上線下活動推廣人類學概念的各種應用。開設這門課希望能跟同學一起共創共學,思考老年的意義!
課程宗旨 這堂課用深入淺出的體驗設計,帶領學生從關注「變老」、垂老世界所面臨的各種議題,映照出學生對自身面對老年與臨終時刻的思考與對話。課程將以戲劇為方,導入人類學思維,引導參與者覺察身體感官與心理以及個人經驗知識的交互作用。我們一方面藉由入戲思考與體驗「垂老」人生所面對的改變與挑戰,出戲反思自身如何參與臺灣社會「變老」的過程,探討一起變老的社會中不同角色的處境,映照出「我們」看待與思考高齡年長者生活的多元對話視角,以豐富並深化自身對於老年生活狀態與脈絡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透過不同方式設計思考的實踐,了解人類學進行民族誌研究的方法與心法,以增進對自身所處社會重要議題的敏感度並且培養社會科學分析的多元視角。
授課方式

及教學方法

我們將以文化為核心,藉由一週一主題,帶領學生領會與探討人類學家如何看待「垂老」世界的多元意涵,另一方面也會運用視覺媒材(如影片、圖畫、相片等)作為主題對話討論的素材,在課堂上播放以闡述重要觀念,並協助學生詮釋與思考。分組討論則讓學生有機會自主產生學習共同體,讓該週主題得以發展更深入而多元的對話。
選課學員條件 關注銀髮心理與文化議題,想了解「變老」各種處境與多元觀點的學員
閱讀資料 閱讀素材節選自《老得好優雅》、《創造連結》、《2025無齡世代》、《逆齡世代》、《無緣社會》、《愛爺爺奶奶的方式》、《下流老人》、《台灣長照資源地圖》、《北歐銀色新動力》、《凝視死亡》等書籍,以及網路雜誌相關文章
評鑑方式 出席率:50%, 課程活動參與:40%,期末策展:10%
材料費

或場地費

材料費500元(課程活動材料費用)
課程特殊需求之硬體環境

或設備

投影與音響設備
第1週
(03月06日)
課程介紹
第2週
(03月13日)
定義理想的老年
第3週
(03月20日)
從社會文化脈絡拆解「老年」(一)
第4週
(03月27日)
戲遊銀髮 I:在過去的時光中相遇
第5週
(04月03日)
從社會文化脈絡拆解「老年」(二)
第6週
(04月10日)
傾聽力:一起變老的照顧者
第7週
(04月17日)
對話力:世界咖啡館-孤獨老議題(社區的一堂課)
第8週
(04月24日)
學習力:「老年」認同與歸屬感的重建
第9週
(05月01日)
老人「家」作菜:生活之味的食譜記憶故事訪談練習
第10週
(05月08日)
自癒力:變老的我們-身體老化與疾病
第11週
(05月15日)
創新力:銀髮社會創新的文化脈絡
第12週
(05月22日)
老人「家」上菜:生活之味的食譜記憶故事餐桌分享會
第13週
(05月29日)
臨終時刻:失去與告別
第14週
(06月05日)
戲遊銀髮II:在地老化地圖的設計
第15週
(06月12日)
反思力:裡所不當然,習以不為常的老年文化洞察
第16週
(06月19日)
戲遊銀髮III: 生態雙和老後人生設計
第17週
(06月26日)
銀髮未來:策展老年
第18週
(07月03日)
銀髮未來:策展老年
補課

週次

第19週
(07月10日)
 
第20週
(07月17日)
 

 

Comments are closed.

Create a website or blog at WordPress.com

Up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