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堂課一開始老師邀請學員互相聊聊大家在疫情下有什麼感想,以及疫情結束後最想做什麼事?當一名成員提到旅遊時,所有同學立刻附和!非常時期,各位真的都在家被悶壞了呢!
接著進行「我的雷達檢測圖」活動:首先繪製個人的雷達檢測圖,內容有身體健康、家庭、財務、個人價值(心靈)、人際關係、興趣等六項,讓大家思考自己理想生活各是幾分,依照個人狀態思考對未來的期待值,把想像中的畫面具體化;另外,再畫一個最近生活現況的線於檢測圖上,並和其他成員討論,若理想和現況接近,可以分享自己如何做到,如果兩者間有落差,可思考個人想從哪個部分開始聚焦學習。活動中,有成員分享到:自己最在意的部分是個人價值,希望年紀大時能找到心靈的寄託,還有成員分享對於身體健康的期許值會比現在更高,因為無法控制自己能活多久,所以想於現階段努力保持個人健康。透過整理檢測圖的過程中,清楚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方向為何,以及該如何前進,並在成員間的互相交流過程中,找到能一起往目標相互扶持的夥伴,增加對彼此的熟悉與認識,幫助學員拓展人際關係。
下半堂課老師與成員們一起討論如何認識自己,老師藉由雙人塗鴉活動,讓成員思考畫出來的物品有什麼個性、能力,以及該物品想做什麼事,帶給個人什麼感覺,並說明同學們寫出來的內容其實是個人看出去的世界,皆為自己的投射,而其中的運作與潛意識相關,撰寫內容可能有正向與負向,但沒有對或錯、好或不好,只是代表個人有陰暗面與光亮面,這些皆為自己的一部分,我們可以於生活中看見個人多面向,探究事件對自己的意義為何,並於情緒表現的當下練習自我覺察,思考情緒表現背後之原因,藉此認識自我價值。
本次課程尾聲,老師請每位成員以一句話敘述心得,同學們紛紛表達豐富的想法,包含:決定開始更愛自己、想對自己和家人更好、發現更多自己的面向、有時靜下來反省自己很不錯、很高興重新認識自己、了解深層與潛意識的自己、發現對自己的了解不夠、透過活動更接近自己、啟發想像力讓腦袋更靈活、從塗鴉中找到自己···等。成員們從課程當中重新認識了自己,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功課,永遠都不遲,而且永遠都要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小幫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三年級學生/楊茵珽.温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