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堂課一開始老師先說明理論性知識,包含:顳葉關節症候群產生之種類、原因、注意事項等,疾病的方式應避免養成長期偏好的習慣,例如側睡、翹腳,或是時常背側間包。接著介紹人體臉部肌肉部位,以及按摩何處可達到放鬆效果,例如:按摩顳肌和嚼肌即可放鬆,並減少磨牙機會與強度;此外,肌肉糾結時易引發疼痛,但有時肌肉疼痛會引發其他不相關的問題,如同頭痛可能是顳肌發炎所引起。若不小心有脫臼現象,則要注意使其不要發生第二次,越常發生會導致關節越容易鬆脫,增加脫臼次數。
在進入實際按摩操作前,老師首先介紹按摩工具,而最好的按摩工具即為個人的指腹或指關節,不但能感受到身體經絡,也能以前後的方式撥經絡,手部是最好學習的工具,若是能夠先學會用手按摩,再學習其他工具會較容易上手;按摩方法的步驟是先找出肌肉,再定點深壓,最後注意施力方向並用揉的方式深度按摩,且應避免按壓到骨頭。
實際操作按摩練習時,第一個教的是頭部有哪些放鬆穴道,包含:1、眼周穴道(睛明穴、攢竹),除了按穴道,也可用敲眼眶的方式達到舒壓;2、迎香穴:可治療鼻塞,也是美容大穴能幫助消除肌肉構成的法令紋;3、翳風穴:與喉嚨痛、顳顎關節症候群相關;4、風池穴 :按摩此穴道可以舒緩頭暈、頭痛的症狀。
頭皮按摩:因為頭皮有很多淋巴,按摩頭皮可促進頭部淋巴循環,步驟是先以定點深壓,再手關節來回刮,最後以指腹輕敲頭皮,且老師提到若頭皮不健康,按摩時會特別酸痛,而且在以關節刮頭皮時,能感覺到頭皮是緊繃、不易滑動的。
接著,頭皮按摩結束後,向下到頸部拉筋舒緩,以及肩膀伸展,而肩膀伸展的方式有許多種類,包含:1、雙手先往上伸展並掂起腳尖;2、手向後背上方摸直到緊繃;3、雙手放頭後面並縮下巴與挺胸;4、右手摸左手關節並向左右伸展,且於拉完筋後都需要動一動放鬆筋骨,另外,若拉筋能做兩邊以上效果較佳,最後老師也補充到按摩時「安全」最重要,其次才是注重療效。
按摩實作結束後,老師請學員們閉眼專注於呼吸上,並感受個人呼吸,思考對於剛剛按摩肩頸、頭部有什麼感受,再透過呼吸把緊繃的肩頸放鬆,找一個舒服的姿勢慢慢放鬆對肌肉的控制,依照個人速度緩慢呼吸。放鬆結束並睜眼後,以自己的方式畫下與身體共處的感覺,或老師上課教授的東西,最後,今天學到最多的是什麼,以及寫一段話給身體。
【小幫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三年級學生/楊茵珽.温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