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活動資訊

事實查核與假新聞的戰爭

2024-01-25(週四)
已過期!
0
14:00 - 16:00

地點

中和國中 莊敬2樓 【社大會議室】
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二段3巷17號 莊敬2樓 【社大會議室】
免費
主辦單位

主辦單位

  • 永和社區大學
報名
活動說明

你聽過「打了疫苗會影響人類基因」、「進口蛋都是發霉綠蛋」、「福島排放核廢水造成韓國漁獲大減」這些消息嗎?你聽到這些消息時,有什麼感受呢?假新聞對我們的社會會造成什麼影響呢?遇到假新聞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講座特邀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 陳慧敏 帶大家一步一步拆解假新聞。

參加前請撥空幫我們填寫問卷,以利講座進行喔~~~https://forms.gle/2qhY8pdK5Nd8jHSc7

*由於現場教學,請參加者自備手機,或者是筆電喔。

線上參與連結:https://meet.google.com/evo-mabv-iqo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活動紀錄】

今天邀請事實查核中心的總編審陳慧敏,來為大家進行事實查核的工具使用教學。活動以類似工作坊的方式進行,先將學員分組,以便進行討論。同時安排大量的實際操作,利用padlet進行即時互動。

活動一開始,先請大家進入「社大動腦玩查核」padlet介面報名,每個人熟悉如何上傳文字及圖片後,陳慧敏隨即請大家回想日常接收訊息個管道為何。毫不訝異地發現,絕大部份人都是由FB、LINE、IG、YouTuber、podcast等社群軟體接收訊息,已經沒有人由報紙來接收訊息。在社群平台訊息爆炸的時代,如何辨明訊息就是現代人的重要功課。

陳慧敏利用幾張簡單的圖片(例如母獅叼小獅、威廉王子做出特定手勢、小鳥反哺),先詢問學員:在不查證狀況下,看到這些照片第一眼的印象為何?

學員大部分皆小心作答。第一組同學利用了事實描述法,說出「英國王室成員(可能是威廉王子),在公眾場合開車門時,站在門邊比了某個手勢」的事實描述回答。陳慧敏則回覆,像是此類的事實描述,是播報新聞時的重要標準,不加以過多修飾跟情緒渲染的詞語,這是基本的新聞倫理。只是為了點閱率,現在會採用聳動的標題跟引起情緒的文具來吸引觀眾。

所以為了保持冷靜、避免被假訊息淹沒,要將「眼見不一定為憑」心法牢記心中,務必保持開放的態度、轉換不同角度理解不同的聲音,來貼近真實追求真相。陳慧敏同時教導學員動手查的秘訣:查驗事實,人事時地物。而意見、預測、見解等,則不需要去查詢,甚至需要尊重不同的看法。

而在第二階段,陳慧敏展示一張裸體男子攀附高牆的照片,請學員進行查核。當學員使用google lens進行反搜後,驚訝地發現,同一張照片出處是臉書社團,並且是分享日常生活趣味的臉書社團。但是有媒體直接引用同一張照片並且抄網友的回應,以此寫成一篇新聞。但是更進一步反搜,則會發現跟新聞完全不同的描述。也因此讓學員受到衝擊:原來現在的時代,已經不是新聞媒體所產出的新聞就是可信的新聞了,也有可能就是抄寫網路傳言,包裝成新聞。

最後則介紹「讓世界眼睛一亮的社大媒體識讀計畫」,說明社大講師在非正規教育體系裡,也是知識的傳授者,甚至是公民行動的推手。也因此,讓社大講師大量參與媒體識讀計畫提升知能及技能在現今的公民社會中是必要的。

講師

講師

  • 陳慧敏
    陳慧敏
    獨立記者、前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

    政大新聞所畢業,曾任獨立媒體記者,關注社會議題,任職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審時處理過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美國大選、四項公投、烏俄戰爭等假訊息。

注意事項
  1. 如遇颱風等不可抗力因素,人事行政局公告停班停課則本次活動取消,不另行通知。
  2. 名額有限,請珍惜資源,任何變動請提早通知。
  3. 任何疑問歡迎星期一至五非國定假日15:00-21:30來電詢問。永和社區大學02-2923-6464,新中和社區大學02-8668-6966。
分享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