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活動資訊

你還不太認識的動物們~讓你很難不蜂狂

2024-05-31(週五)
已過期!
19:00 - 21:50

地點

福和國中 福111教室
新北市永和區永利路71號 福111教室
免費
主辦單位

主辦單位

  • 永和社區大學
報名
活動說明

蜂蜜,這種由小小蜜蜂生產出來的魔力產物,早在西元前兩千四百年,就已經在埃及人的日常生活中存在著。不只拿來食用,也用來當成傷口敷料等醫療用途。美國考古學甚至在法老王金字塔古墓的陪葬品中發現一罈蜂蜜,鑑定後發現這罈蜂蜜竟然沒有變質。

其實,能產出蜂蜜的蜂種只佔蜂群種類的極少數,如此稀少比例的蜜蜂卻要面臨人類大量採集及破壞生態的風險。「又要蜂產蜜又害蜂兒沒花吃」,人類對待環境的不友善行為迫使專家提出警告,這些問題無疑更是我們現代人必須反省和面對的。

如何讓大家永續地有蜂產品可使(食)用,讓後代孩子能繼續傳唱《嗡嗡嗡,大家一起勤做工》的德國童謠,且讓我們現在開始練習與蜂共處的生態素養吧!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活動紀錄】

bee 為花蜂,全球有一萬多種,但能產出蜂蜜的蜂只有九種。因爲人類不習慣以單字形容動物,所以把會產蜜的蜂連在一起稱之,但不是所有蜂類都是蜜蜂。

蜂類能控制環境中小型節肢動物的數量,蜂類出現的地方算是生態環境還不錯的。光認蜂的外形不太容易判斷,應該從蜂巢的樣態來看,虎頭蜂雖然跟長腳蜂外觀很類似,但虎頭蜂窩爲懸吊的球狀,長腳蜂的六角型蜂房則外露。

西洋蜂的引進,是在日本人治理台灣的時候,因爲採蜜習性集中,在環境中穩定性高,加上產卵季節蜂王每日可產一千多個卵,蜂量大也是蜜蜂產量高的原因。

真蜂蜜在低溫下容易產生結晶,含水量的蜂蜜最好盡早食用完畢,以免發酵影響風味。蜂蜜高溫時容易使酵素被破壞,建議直接或加水食用。

講師

講師

  • 蔡明憲
    蔡明憲
    臺灣蜂類保育協會理事長

    「城市養蜂」創辦人蔡明憲,宜蘭大學生物資源學院碩士畢業,專攻養蜂學與蜜蜂生態,是社大養蜂計畫的發起人。擁有國、內外學術與實務經驗,投入養蜂領域多年,有感氣候變遷加劇、與化學農藥使用所造成蜜蜂的生存危機,意識到:現今社會缺乏的不只是養蜂技術的傳遞,還有關於認識蜜蜂、認識環境的養蜂教育宣導。

    從 2014 年開始推動「城市養蜂」計畫,近年更由成人教育跨足中、小學教育,與中崙高中合作,在校園頂樓種植大量蜜源植物、設置小型養蜂場,打造一條友善蜜蜂的「空中生態廊道」。成功讓城市養蜂的概念成為教材,進入國、高中生的課堂中。

注意事項
  1. 如遇颱風等不可抗力因素,人事行政局公告停班停課則本次活動取消,不另行通知。
  2. 名額有限,請珍惜資源,任何變動請提早通知。
  3. 任何疑問歡迎星期一至五非國定假日15:00-21:30來電詢問。永和社區大學02-2923-6464,新中和社區大學02-8668-6966。
分享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