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場不斷學習的旅程

2022-12-28
撰文:張育正
share_2022秋_張育正_02

跟隨時代而變化的課程內容

記得當初是在2001年春天來到永和社區大學教書,一晃眼21個年頭過去了。在社大教授的是電腦資訊相關的課程。每學期都有開課,中間不曾間斷過,但開課的內容,做了很多次的修改與變更。

一開始開課的課程名稱是【電腦與生活】,內容就是電腦使用入門,從使用滑鼠開始教起,然後如何使用鍵盤,英文打字、中文打字,到如何使用瀏覽器上網、申請使用E-mail。非常基礎卻是最熱門的課程,開放報名不久後就額滿了。那時網際網路逐漸普及,電腦的應用也開始深入家庭與辦公環境,但那時大部分的成年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沒學過電腦,不像現在,電腦課程已經是中小學的必修課程。為了要彌補數位落差,坊間大量的電腦補習班興起,但課程內容常常過於艱深、教學進度太快,讓許多人上完電腦課程後還是不會使用電腦,所以當初在社大開課的內容著重於從最基礎開始教起,而且進度要放得很慢。

現在這個課程已經停開,原因很簡單,現在大部分的人已經受過電腦教育,另外有一些應用需求已經被手機取代,手機相對於電腦,更容易上手。回顧開課的內容,從一開始的【電腦與生活】,過幾年加上【電腦與生活(進階)】,變成一學年的課程,增加介紹 PowerPoint 和 Excel 軟體;爾後數位相機興起,拍照很方便,於是也增加介紹影像處理軟體Picasa;後來改成介紹『光影魔術手』,再加上影片編輯製作軟體『威力導演』,網路相關的部分;也曾經介紹使用 Web Email(Gmail)、MSN 即時通訊軟體、Skype、Facebook、Line等。智慧型手機普遍流行後,也開設過手機使用的教學,介紹手機上實用的APP。目前則是開設Office辦公室應用軟體初階和進階課程,初階是介紹 Word、PowerPoint、Excel,進階課程內容是 Excel進階 (主要介紹VBA的部分)和Access。教學的內容隨著時代持續演進。

如何因應不斷變化的課程

教學內容不斷改變,為了備課,很多內容需要自己先學習,才有辦法教學生,譬如『威力導演』這套軟體,原本也不曾使用過,需要先熟悉了解後才能設計課程和教學。

在提交新學期課綱時,也需要思考什麼樣的課程內容才能符合同學需求。每當設計新的課程內容時,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常常需要不斷修正,教到什麼樣的內容時,同學容易出現什麼樣的問題,怎樣教同學比較容易理解,課程內容要怎樣設計,都需要很多的思考。而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學期重教時,也會根據之前教學的經驗做一些調整。

上課時也會提供從書本上影印下來的講義,但不會完全照著書本教,因為一套軟體的功能通常很多,但常用的部分常常只有30%,教學的重點是讓同學掌握常用的30%就可以。

面對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

社大學生年齡層很廣,從30歲到80歲都有,教學的過程有些同學聽一遍就懂,有些同學聽了三遍,不斷複習,還是記不起來,無法理解。每當學期末時,會建議同學如果對課程內容有興趣,但覺得自己沒有學會的同學,可以重新再來上一次課,以過去的經驗來看只要重複聽個二次,大部份的同學就能記得起來,因為第一次聽的時候懵懵懂懂,不了解教學的內容,當重複聽第二次的時候,因為有了基礎,知道老師要講的內容,就很容易理解課程內容,操作步驟也容易記下來。

掌握教學進度也很重要,進度太慢,學得快的同學會覺得無聊,進度太快,學得慢的同學跟不上,一次兩次聽不懂後,就會不想來上課。要克服這個問題,後來摸索出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設計練習題目,每次上課,針對要教學的主題,設計好練習的題目,利用練習主題來帶入要教學的內容,先把練習題目講解一遍,接著讓同學跟著操作一次,從同學能不能把練習題目做出來,就可以觀察到學生是否了解。學得快的同學,可以再重新練習做一次,碰到做不出來的同學,就從旁指導,看是卡在甚麼環節上不知怎麼做而無法完成,這樣比較能夠掌控教學的進度,盡量讓大部分的同學都能聽懂,都能跟上進度。

之前因為疫情的關係,有些同學染疫無法來上課,於是也試著將每次上課的重點,另外解說錄製成影片,放上Youtube,讓同學可以上網學習和複習。

未來的期許

現在大部份人都已經具備基本的電腦操作能力,電腦課程內容也逐漸走向專業化,才能夠吸引學生來選課,如何跟坊間的電腦補習班做出區隔?曾經想開【JavaScript 程式設計】專業課程,但很可惜因選課人數不足而沒有開成。

另外很可惜的是,電腦課程跟社大的其他課程沒有太多互動關係,之前有同學學完威力導演後,問我有沒有進階的課程可以上,我推薦同學去參加動態影像紀錄社,想說可能可以用到威力導演這套軟體來剪輯影片,但這也只限於少數比較主動同學而已。

未來的電腦課程內容會怎樣變化,我也不知道,但不變的是貼近同學的需求,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來調整,在這過程中,老師也需要不斷成長學習精進。

相關文章

share_2022秋_彭惠美_01
2022-12-28
翻轉於香草間的烹飪教學
share_2022秋_王立心_01
2022-12-28
角色的拉扯─教育者與創作者的自我定位
share_2022秋_蔡雙羽_01
2022-12-28
遊戲教學的設計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