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史的活力想像
提到地方文史工作,浮現在腦海中或許是講座、實地導覽,或者是地方文史工作者精心整理的老照片和文史資料,往往是留給有濃厚興趣的人才得其門而入,更多時刻這些老故事都掩埋在我們日常行走的巷弄間,在無數個平凡日常中路過,人們忙於學習、工作,無法與生活的地方再建立更深的連結。
「2023穿越中和-少年偵探隊」便是企圖召喚地方與人間的情感,並且向下根植,由永和社大與新中和社大工作人員擔任大隊輔,並邀請高中生擔任國中生的小隊輔,組成跨越不同年齡階層的團隊,一同探尋永和的地方故事。
營隊以中和枋寮街、廟美街、福和宮、廣濟宮四個地點出發,首先邀請在地文史工作者李宗元老師規劃了一系列導覽,帶著參與者走過熟悉的街景,一一說明藏在細節中的建築、街道特色,以及背後的歷史淵源。並以導覽為基礎帶領孩子們設計訪綱,分別邀請駱成生命人文咖啡館、老金山珠寶金品的老闆,及中和福和宮的志工接受孩子們的訪談。分享經營葬儀社的變遷和趣聞,一同回顧從葬儀社轉向複合式經營中途之家與咖啡廳的過程;並實際走入金店的工作空間,觀看手工金飾的冶煉、鍛造;同時聽志工們細數福和宮中神農大帝的顯靈事蹟。
在營隊中可以分為不同的「培力」階段,首先是針對高中隊輔的行前籌備,參與者大多居住在中永和地區,卻很少細緻的觀察與了解生活周遭,或走進店家與老闆攀談;然而在正式營期開始後,高中生們轉身一變,從知識的「接受者」,變成引導國中生的「施予者」,實際操作籌備期中著所聞所見,在每天的分享環節愈發能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反思,展現卓越的成長。同時也是很多國中參與者的轉變,在小隊的討論、回饋、發表環節裡,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參與校園外的團隊活動,經歷大小隊輔的耐心陪伴,從最初的畏縮到投入討論之中,對地方文史的了解成為次要的輔助目的,更重要的是激發孩子原始的好奇心,重新去看待他們習以為常的世界。
當教育一昧的停留在教室之內,便難以和生活創造連結,而生活正和地方息息相關,想要讓地方中的人與人產生聯繫,必須有意的創造溝通空間與餘裕,讓人們注意到生活中的平凡街道、金店、葬儀社、廟宇都是故事的寶藏。在「穿越中和少年偵探隊」裡,鼓勵孩子們擁有自己的「感受」,睜開雙眼尋找任何他們覺得有趣的存在,並試著轉化成自己的語言,和隊員分享、向受訪者提問,促使人與人之間擁有更多跨越年齡的思想交流,形成多元而廣泛的連結。
我想,和大人的嚴肅、客觀不同,孩子們的眼中有更多奇思妙想和意想不到的提問。當回到教室,給予孩子們自由創作的空間,各組利用海報、戲劇等不同形式,搭配自己手作的道具來到訪談地點成果發表,將訪談中的收穫實際展現在受訪者的面前。枋寮街組製作出不同的金飾道具,再現老金山的百年手工金飾製作;廟美街組改編駱成生命人文咖啡館裡聽聞的一則靈異故事,呈現人接受死亡的過程;福和宮組則演出神農大帝會香的故事,簡單而生動活潑。這些自由的創作與改編之中,深深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傳承,從孩子們的聽聞,轉變成他們自主創作出的故事,從今往後可以充滿活力的繼續被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