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叢林中的世外桃源─永和社大生態教育園區
緣起
永和,給人的印象不外乎是擁擠的街道、稀少的綠地、混亂的路名,以及尖峰時刻往返台北的塞車景象。觸目所及,都是水泥建築和柏油馬路;想要接觸、親近大自然,似乎已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然而,有群人卻在默默努力,只為了替永和留下一方可以好好呼吸的淨土;在水泥叢林中,仍然保有暫離塵囂的世外桃源。
一切緣起,始於永和社大開設的自然課程-張睿昇老師的「水中植物生態」。師生們除了在課堂上分享生態知識,也參訪許多濕地,將各地的水生植物帶回家中復育。隨著陽台種植面積增加,同學們的視野也逐漸拓展,然而四處奔波採集,對大家來說仍然是辛苦的任務。於是,社大工作者「潘潘」潘增鑑突發奇想,投出一記震撼彈-希望能在永和打造水生植物的家-濕地!
提起初衷,已故的潘潘當時說自己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要復育更多台灣原生種的水生植物。「當時經濟起飛,到處都在建設,所有建築廢土都往低窪倒,長在低窪的水生植物也一夕之間消失,像高速公路邊坡的濕地,都沒有了。所以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塊地,把這些植物好好養起來,大家不用到處採集,還可以像博物館一樣開放大家參觀,不是很好嗎?」
濕地好生態,水鴨來報到
經過一波三折的努力,社大工作團隊認養了水利局福和橋下的河川地,經過許多社大師生共同的努力,讓這個地方搖身一變成為「新店溪左岸濕地生態園區」,逐漸恢復河川應有的生物多樣性,學員們也從自家陽台走向橋下的桃花源,累積了棲地復育的實務經驗,也養成導覽園區的能力,並舉辦賞鳥活動,國中、小的學生都會前來參訪。在眾人的熱情灌溉下,濕地運作兩年後,即獲得福特保育暨環保獎的百萬首獎肯定。「隔年冬天,濕地就有水鴨出現,其實蠻有成就感的,有水生植物、水質變乾淨之後,小水鴨喜歡吃的浮游生物就會出現,物種也變得豐富起來。有了這些成果,我們才會在二○○四年得到福特汽車頒發的環保首獎。」濕地資深志工林桂秋回憶道。
大人小孩都愛的自然遊樂園
對於營造工作已經得心應手的志工們,當時玩出各種新鮮的花招;比如用接力的方式,從河邊搬運石頭建造生態池,潘潘還將其中一座池塘設計成心形,取名為「愛心池」,並舉辦彩繪活動,讓小朋友為石頭繪上繽紛童趣的色彩,並藉機認識池塘內的水生植物。講起這些植物,桂秋如數家珍:「雖然只是小小一個愛心池,裡面就有漂浮性植物──浮萍、浮葉性植物──睡蓮,還有挺水性植物-大安水簑衣,附近的許願池裡也有沉水性植物-水車前;來一趟園區,水生植物的四大類通通可以看得到。」
除了讓小朋友玩得過癮,大人當然也要嘗嘗鮮。許多生長在都市、從未拿過農具的人,都在濕地的農耕體驗活動中享受到樂趣。園區中的水稻田,每逢春耕與秋收,就會舉辦插秧、割稻的活動,開放大人帶小孩一起來踩踩泥巴;而潘潘的創意點子,也在這些活動中發揮得淋漓盡致。「也是潘潘點子特別多,有次割稻,他不知道去哪裡找到一大堆花布,就讓來參加的人披在身上,扮成《拾穗》那幅畫的樣子,還拍了相片,大家都玩得很開心!」桂秋笑道。
回歸自然-風災後的重建之路
不過,福和橋下的濕地,卻仍不斷面臨嚴峻的考驗-颱風。經過數次風災肆虐,原來精緻得像座花園的園區,變得面目全非,生態池遭到破壞,連石板步道都被淹沒。真的讓人見識到風災對於園區的破壞,其實是「毀滅性」的,而經過志工隊的努力,厚重的石板才一塊塊被徒手挖出來,拼成原來的路線。
濕地如今的樣貌,像座原始叢林。雖然整體不若之前精緻,卻反映出志工們順應自然的處世智慧。走到園區中央,可以看見一座亭子,只剩骨架的亭頂攀滿綠藤,其餘毫無遮蔽,彷彿鏤空一般,卻反倒洋溢著另一種浪漫風情。這裡原本是迎賓區,之前屋頂上面有覆蓋帆布,颱風過後都吹掉了,只剩一些還攀附在骨架上的漢氏山葡萄,索性就讓它長成一片天然綠屋頂,這樣也不怕颱風,沒想到效果還不錯,後來濕地志工隊就決定朝著以自然、原始的方向去重建園區。
風災帶得走人造之物,帶不走的,其實是真正珍貴的自然寶藏。目前園區裡有兩百多種台灣原生植物,不少是風災被摧毀後,又從土地中萌芽的新生命。志工們也會藉著導覽的機會,用有趣的方式將植物知識分享出去,比如以台語打油詩介紹構樹:
公花母花不同欉,
母花圓圓親像球,
公花長長親像蟲,
花開乎風做媒人,
花粉隨風入洞房。
透過這首簡單的小詩,立刻能讓人明白構樹雌雄異株、風媒傳粉的特性,「花朵不同的型態也被形容出來了。」負責導覽的資深志工陳新翼說。而除了工作假期與新店溪生態小旅行等教育工作,為了因應極端氣候,志工們也在濕地進行生態監測,觀察氣候變遷造成的生態效應,希望能化阻力為助力,替環境教育盡一份心力。
生態教育園區運作十餘年來,是由無數志工投入棲地營造工作,才讓這一方生態寶地至今猶在,這種日復一日長期的投入與付出,成為永和這個城市至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