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來的課程線上化挑戰
講師面向的挑戰與調整可能
一、課程操作方式挑戰及改變
當課程線上化以後,第一個會遇到的難題就是「課程操作方式」的受限,有許多過去可以使用的操作方式,像是:互動式、接觸式的活動,桌遊、透過某種老師準備的媒材牌卡開啟討論等等,有許多在實體課能操作的方式,因為轉換成線上課,所以課程內容勢必需要進行一些調整,好在大家的網路連線品質及連線器材不一致的情況下,讓同學們依然能感覺到班級的氣氛是活絡的,而且同時在線上上課是有意義的。
1.善用分組功能強化班級凝聚力
受限於每個同學使用的網路連線品質及器材都不一致,所以不見得能夠要求每一位同學們都要開啟鏡頭,讓彼此都能看到彼此地一起互動,這樣的授課形式時常會讓同學感到焦慮,特別是心理學類的課程,同學時常會過份留意自己的表情跟正在被別人觀察的這件事,因此會感覺到不自在跟不舒服;但假使讓同學關鏡頭跟麥克風,好能順暢地聆聽課程,則可能讓課程變成類podcast性質的課程,無法讓同學更深入地體會課程內容,或是更投入。
現行許多網路會議室軟體,多半有「分組討論」功能,以我們課程所使用的google meet軟體也是。分組討論功能能設定不同數量的小會議室,把班級成員放進小會議室裡進行討論,因為人數少,所以就算網路頻寬不太夠,通常也可以應付同時開啟視訊與麥克風,能夠順暢地直接討論。
同時,利用小組的討論功能,讓同學有一個「不被老師窺視」的空間,能夠盡情地討論各種想法,也能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向老師尋求協助,同時又能因為同學的意見而打開想像,關於如何深化課程內容在日常生活裡,以及自己有的困擾不是只有自己有,其實同學也有,而感覺到受到深刻的同理跟更能自我接納。
因此比起課程的橋段,小組討論的部分往往變成同學們最珍惜的課程內容,時常會討論到欲罷不能,也透過這樣固定的架構,維持住同學們每週都願意持續同時間上課的動力,因為只有那個時間其他的同學才會在,能夠參與討論,獲得回饋跟各種反思的可能。而成為凝聚班級的一種利器。
2.運用不同媒材刺激不同反應
因為線上課程的刺激跟實體課不同,缺少了視覺跟聽覺以外的刺激方式,所以會在課程裡增加各種不同的媒材,幫助同學不至於因為使用網路,一不小心就注意力發散,而還是能集中在課程上,所以會提供一些不同的刺激,像是:能夠遠端遊戲的桌遊、遠端教學的粉彩課程、邀請校外講師提供的演講、不同種類的線上動畫短片等,讓同學不至於注意力過分發散,能夠持續專注的內涵。
同時,也可以透過轉換媒材的過程,了解同學們對於不同媒材的熟悉程度,或是有興趣的程度,能提供更多同學們的反應,也方便講師觀察課程應該如何調整設計,好更能回應同學們的實際需要,能在同學們的痛點上設計課程,讓同學們既有感又願意有動力地持續學習。
3.利用網路的隱密性促進內在連結
網路課程帶來的挑戰是同學擁有了很高的隱私性,講師對課程的掌握度會變低,然而針對心理學類的課程而言,這樣的隱密性卻剛好能回應同學們「既想要連結,又害怕被窺視」的心情,能在一個安全的狀態裡學習,不需要擔心自己的書寫或整理被身旁的同學看到,也不需要擔心自己的情緒或是表情會被窺視,而能有比較完整的自我整理與自我靠近的時間。
二、對空間及氣氛無法掌握
身為一個很擅長控制教室氣氛的講師,線上課大約可以說是打掉重練的歷程,但這個打掉重練的經驗對我來說卻有新的看見,關於傳統的授課方式時常讓重點在「講師」身上,而同學往往只有「配合/不配合/不出席」可以選擇,基本上是教師主場,而教師要憑藉個人的努力讓學生都能夠乖乖地依循著課程的流,在同一個空間的氣氛裡順著走,然後獲得你規劃好的某種結果。
但線上課以後,這件事情其實完全變成同學主場,從「上線/不上線」「開不開鏡頭」「開不開麥克風」「講不講話」「在哪裡上課」「固定在某個地方上課或是因為自己的需求在外面上課」「參與不參與練習」等等,同學們能夠決定的東西,而且免於被觀察、免於被詢問、能以自己感覺自在地方式參與的可能性,變得更大了。
身為一個老師,同學們每週都固定出現,但我能得到的回饋其實非常非常少的情況下,其實會有許多的不安,線上課不一定看得到同學們的表情、表達,甚至互動很多時候都不見得會有人理你,就像最近網路上常見的「網路會議跟降靈會差不多」那樣,呼喚著大家但大家不一定會理你,時常納悶著是否同學都掛著上線以後人都跑掉了這樣,但我後來一點一點地理解到「大家只是有自己獨特的參與方式」「每個人因為自己的敏感而只能採取不同的方式」或是「每個人的生命裡有許多也一樣重要的任務想並行」所以無法以某種特定的方式參與課程。
當心理需求很強烈,我們是否能有不同種類的課程彈性來回應這些?
很感謝同學每週都參與課程,也很感謝同學們正透過這樣的課程練習著照顧自己的敏感,關於自己究竟能參與到什麼程度、自己能感覺到不失控、自己能兼顧某些重要的身分、自己能在有限的小團體裡分享而不必感覺到太赤裸,一點一點地,練習著既照顧自己的敏感,又一點一點地試著分享,一點一點地更靠近自己。
當同學說「每堂課都讓我感覺更靠近自己」我感到難得的殊榮。
真正要謝謝的人是每週都願意參與的同學,縱使在各種不容易的狀況裡依然願意參與,嘗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參與,一點一點地練習照顧自己,明白自己的敏感,願意試著一點一點地分享,然後也在這個善意的環境裡一點一點地感覺到安心,能感覺到更能跟自己連結,也能更好的分享的每一位同學。
身為老師的經驗很特殊,要控制,又盡可能要避免控制。
要控制的部分是「控制這個地方能是安心的空間」,除此之外的一切,都要盡可能避免控制,允許每個人以自己感覺安心跟舒服的方式參與,允許參與,允許暫時無法參與,甚至是允許不參與,讓每一個同學都能感覺到安心,以自己感覺有控制感的方式,一點一點地參與課程,也一點一點地找回描述自己跟與人連結的喜悅。
關於「原來有些人跟我有相似的經驗」,但我們從未有機會說。
關於「謝謝你們的信任跟勇氣」也看到自己身上的勇氣跟坦承。
心理課程的線上化,像是兩套完全不同的課程,對講師來說的差異大概有這麼大,課程雖然一樣,但是營運班級的方式非常不同,缺乏回饋感,但卻在這樣的缺乏回饋感裡,增加了同學們的隱私跟自由,以及能夠盡情自在地探索自己的內在世界,安心的感受。
三、過去無法進入課程的族群出現
在實體課程裡因為時間或空間無法出現的同學,會在線上課程裡都能準時到場,甚至全程參與,包含講師人在台北,但同學卻在屏東或是墾丁,這件事完全不是問題,只要同學願意參加課程,就能連線參與課程。
其中,一個我認為很有趣,但過去沒有仔細想過的族群,漸漸地出現在課堂裡,也就是「育兒期間的母親」參與課程,面對著線上課程,同時身兼育兒責任的母親,其實有更多的彈性能同時育兒,也參與課程,而且只要關掉麥克風跟畫面基本上就能參與課程,也能跟孩子試著溝通母親也有自己想獨處想進修的時候,孩子依然能感覺到安心,但又能試著練習讓母親上課,雖然孩子們也很常「想看看媽媽在幹嘛」,但運氣很好,我們是一門溝通的課程,總是能順利地讓母親跟孩子一點點地靠近彼此。
然後還有許多我沒有想過的,過去不太可能能上課的狀況,現在都變成能上課了。像是正在搭乘火車移動,一邊搭車一邊上課,偶爾經過山洞會斷線,但等等又可以連線繼續參與;像是家裡有人生病需要住院照顧,會告訴我今天不能參與分享,但可以一起聽課,然後就靜靜地參與課程;像是陪伴孩子去參與晚上外出的活動,但依然願意一起參與課程,所以就能一邊用耳機聽課,一邊陪伴著孩子。
我到現在還是不太確定,這樣的線上課是否是好的線上課,但我感覺著那份「願意連線上來上課」,卻在生命裡有許多其他的重要角色需要被照顧的狀態,不然其實可以完全不出現,不需要特別費心開手機登入會議室,也不需要特別費心開電腦或是雙開登入,或是移動來移動去的時候也跟著一起上課。
或許,這個需求一直是在的,只是很少能以更有彈性的方式提供。
四、學員的自由度變高
在過往的課程裡,同學們多半需要在約定的時間出現在約定的地點,不是那麼容易能夠有「照顧自己的選擇權力」,特別是進入班級以後就有許多課程內容需要跟著走跟著做,會被同學看著也看著同學的狀況,很難不進入課程卻一直在課程裡。
但現在的線上課裡,很明顯地能感覺到同學們擁有更多照顧自己狀態跟選擇的權力,小從「開不開攝影機」「開不開麥克風」「想用什麼方式溝通:語音、打字」「想專心地參與課程到什麼程度,全神貫注、八分力、兩分力」的參與,每個同學都可以挑選自己覺得自在跟舒服,或是安心跟可控制的方式,來靠近可能會引發情緒的心靈探索練習。
老實說,這個經驗我不太熟悉,心靈探索類的課程,多半需要參與者的全神貫注,但在我的課程裡,我漸漸地發現有許多同學「不是以我想像的方式參與,但他們依然每週都來參與」,像是每次都沒有動筆,但每週都默默出現的大叔,像是靜靜地坐著都不發言的同學,從老師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我很不熟悉的歷程,但我漸漸地試著理解「這是這個社會上很少被看見的某一群人的需要」,允許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參與課程。
心理學類的課程,很少能允許不太一樣程度的參與方式。對於特別需要安全感跟控制感的學員來說,時常會有一種自己即將曝屍荒野的恐怖感,所以這種一點一點地安心感,以及各種程度的控制感,或許是很重要的事。
照顧各種不同的敏感,以及願意參與課程跟分享互動的可能性。
待釐清或進一步研究
一、學員自主社群的形成
經過兩個學期由實體課轉換成線上課的嘗試,對於線上課該如何操作目前已經有了一個大致上的理解,但對於如何將這樣的課程能量繼續延續維持暫時沒有概念,目前打算針對已經上過線上課程的學員進一步邀約於明年進行學員自主互動社群的建立。
由於非暴力溝通並不是一門很容易就能上手的溝通方式,而且在展開練習的時候非常需要一個善意的溝通環境,所以如何利用現在已經有的班級社群,並去除講師與學員這樣不對等的權力關係,而以更平等,共學、互助的形式進行日常實踐的分享,大概是正在規劃的下一步目標。
二、分心情境的學習成效
線上課程無法避免的問題就是同學的注意力分散問題,同學可能同時開啟很多網頁、有其他的干擾、有其他的事情正在同步進行或處理,線上學習的狀況雖然避免了育兒期母親的角色衝突,而有更多的可能性兼顧學習跟育兒,但這樣的學習方式也可能影響同學的學習成效。
然而,矛盾但有趣的事情是:當同學有學齡前或是國小期的孩子在身邊的時候,有時候親子會一起進入課程,這個方式一方面讓同學會分心,但另外一方面也會促進孩子對非暴力溝通及言語暴力的敏感度,也曾聽過小朋友於陪父母上課一段時間以後,當父母親說出命令式語句時,會指出「齁!你這個是暴力語言!」,讓父母親也不禁莞爾的狀況,所以這樣的授課形式一方面會帶來干擾,但另外一方面卻可能促成親子共學,是過去比較少見的學習形式,也是我認為之後社大的課程能持續深耕發展的課程方式。
所以針對線上課程的部分,究竟這樣的學習成效為何,似乎需要進一步的探討,以及線上課程是否避免了親職的角色衝突,又促進了親子的共學,這也是一件值得繼續深究的事。
總結
疫情期間帶來的挑戰,更遠的人際距離以及更困難開設的實體課程,帶來了課程線上化的可能性,也帶來了許多過去沒有想過的挑戰跟可能性,包含:異地上課、網路無國界屏東的同學也可以上課、減少舟車勞頓、能更有隱私、能兼顧親職、會分心、能夠親子共學等等,面對越來越多的線上課程,以及已經逐漸習慣「打開電腦就可以上課」,或許線上課的風潮會持續延續下去,而實體課程會如一些網路討論所說的「回不去了」,因為線上課解決了許多過去的痛點,且透過疫情已經讓學員體會到線上課的便利,而可能會繼續傾向選擇線上類的課程來學習。
在這樣的挑戰裡,講師要面臨的轉換非常大,然而不難想像,假使有許多的講師願意投入這樣的轉換,那麼或許有更多適合各種不同敏感、擔負育兒責任的母親、需要更高隱私的學員,能夠一起進到課程裡來共學,或許,那也會是一件蠻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