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社區大學為什麼要發大學文憑?

2015-10-13
撰文:黃武雄
Wu-Hsiung_23

前言

最近地方政府積極支持民間學者所提普設社區大學,以進行社會重建,發展新文化的理想。經過半年的努力,第一所社區大學已在台北市文山區設立,緊接著,台北縣也將在1999年成立五所社區大學,分別設於板橋、永和、新莊、汐止、蘆洲。隨後數年之內,台北縣市其他行政區,甚至在其他各縣市,同類的社區大學將如雨後春筍,逐一湧現。

文山社區大學招生消息發佈不及半月,報名市民已逾千人,可見民眾需求甚殷。「學術課程」橫跨人文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三大領域,著重知識分析。另有「社團課程」引導學員參與公共事務,培養共同經營現代社會的能力與水準。此外尚有「生活藝能課程」,協助市民充實自身生活內容。

社區大學課程內容紮實而生動,師資陣容尤為堅強,多數大學教授與文化界人士自動而熱心來奉獻心力,令人感動。一千萬的投資,辦一所高水準的平民大學,這便是「台灣奇蹟」,奇蹟的根源是潛藏於台灣社會內部,一向被忽略但充滿生命力的民間自主力量。

大學是公民接觸現代知識、學習經營現代社會的場所,不是少數菁英階級的特權。未來的社會日趨複雜,且變動劇烈,我們需要成熟而有獨立思考能力的現代公民,合力經營即將到來的二十一世紀的新社會。

普設社區大學,是因應這種需要。市民既努力完成社區大學的修課要求,市政府理應為社區大學核發畢業證書(作為預備文憑),待學位授予法通過修法後,即正式授予學位。

社區大學為四年制。核發之畢業證書,日後相當於學士學位。修滿兩年課程,經學員申請可發二年結業證書,日後相當於(一般社區學院之)副學士學位。另外社區大學亦發學分或學程修業證明,以便於在職進修之需。

社區大學設四年制而核發畢業證書,預備授予學位,其意義是多重的:

一、實現人民完成大學學業,接受較完整現代教育的願望

台灣的大學供不應求,相對於各國,十八歲青年進四年制大學的機會,加拿大百分之六十,美國百分之五十四,日本百分之三十,南韓百分之四十三,台灣目前還不到百分之二十。上大學是人民的權利,社區大學將以最低的投資,提供公民學習新知,發展能力,部份彌補人民上四年制大學機會之不足。

二、協助紓解升學壓力,間接打破文憑主義

有些人民會認為:社區大學既然門戶開放,入學無年齡及其他資格限制,成人之後仍隨時可以進社區大學完成大學學位,便毋須於中學期間執意要升高中上大學,多少可以紓解部份升學壓力,也有助於打破文憑主義。

三、均衡兩性同時成長

目前各文化中心或民間研習機構提供成長課程,參與者通常以婦女居多。但學習新知,不斷求取進步與成長,需要兩性共同參與,從私領域到公共領域的問題,才能逐步改善。沒有學位作為誘因,很難吸引男性投入。辦社區大學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

四、普遍提升全民素質

如果沒有學位作為誘因,很難吸引各階層、各年齡層、各不同背景的公民,投入社區大學所提供的課程。尤其學術課程與社團課程,在在需要學員投入相當心力,才能發揮效果。沒有學位作為誘因,社區大學將窄化於休閒與交誼,無法提升層次。反過來,有學位作為誘因吸收民眾投入,社區大學的三類課程:學術課程、社團活動與生活藝能才能同時發展,相互穿引,達到提升全民素質,發展新價值觀,新文化的效果。

五、給予專科畢業生進修機會

因為社區大學為四年制,而且課程著重通識精神,正好彌補技職教育太早專門化的缺點,對於國內為數眾多的專科畢業生,社區大學恰好提供進一步取得學士學位的機會。

六、提供各界在職進修的課程

國內中小學教師或企業管理階層幹部,多數已大學畢業。由於社區大學設為四年制,課程層次可以提高,以協助大學已畢業之人士,作在職進修。

七、改進社會技術主義與工具主義傾向

台灣數十年來的大學教育本質是專門教育,訓練領域過份窄化於單一科目,造成今日社會領導精英,目光短淺,只重技術不重精神的流弊。社區大學強調通識課程,著重各門課程之精神,兼具人文主義(這點相較於美國社區學院之功能恰好相反),為求深入,須設四年制,吸引大學已畢業之人士回社區大學修課,取得通識課程之學分。

社區大學的課程著重根本思考、問題分析與內在反省。其內容更具有公共性及生活性,發展公共領域與改造人的私領域,而切入的方式則強調人的主體性,強調由問題出發,藉由讀書資料、實際事務與討論互動,去提升個人認識世界的層次,從而發展未來的新文化。

最後我們談談幾個一般人可能會提出的質疑:

一、核發四年制文憑,與教育部規劃之「社區學院為二年制」不一致,是否會形成地方與中央對抗?

核發四年制社區大學畢業證書,是表示市政府承認證書持有者已完成社區大學修課要求。至於授予學位須待中央立法通過。市政府(可能)考慮在明年台北市立大學成立之後,學位由台北市立大學授予,但註明修課之各社區大學所在地,以避免統一標準並維持各社區大學之多樣性。

二、入學之學歷資格不限,若國中畢業生逕入社區大學,跳過高中階段,是否會降低社區大學素質?

社區大學內設有學術課程之先修班,協助知識水平偏低之民眾。(但社團活動課程與生活藝能課程,則無此必要,國小學歷者可能在社團活動與生活藝能方面表現遠優於較高學歷者)對於學歷偏低之學員,社區大學將於其在學期間內作高中學力鑑定。

三、既然我們辦社區大學,強調的是:提供學員們一個好的互動學習的環境,讓他們得到一些好的東西,而不在強調名位強調學歷,那麼社區大學為什麼又要發文憑?這不是幫文憑主義推波助瀾?

關於文憑主義,我在《台灣教育的重建》一書中,已有詳盡的分析。在這裡我只說幾句話。如果我們真正在反對文憑主義,那麼我們應該努力去反對文憑制度,起碼要去反對官方用人依文憑用人,依學歷敘薪的制度。只要文憑制度依然存在,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去反對「別人」取得文憑。當人人都有機會去拿到文憑時,文憑主義自然消失。一天到晚擔心文憑會因而貶值的人,正是道道地地的文憑主義者,同時也經常是文憑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

有一天一位大學教授如此質問我:「你反對文憑主義,又主張廣發文憑,這不是矛盾嗎?」我看不出任何矛盾,只看到他思路不清,但我不多作辯解,只淡淡反問一句:「問問你自己,當你在拿學位前參加論文口試,假定當時口試通不過,你拿不到學位,你會不會不在意?」

相關文章

童年與解放_1
2023-09-24
《童年與解放》復刻版上市
Wu-Hsiung_21
2023-05-01
台灣教育的重建
黃武雄_父親與台北高等學校9
2022-04-11
父親與台北高等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