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線上化課程的混成教學與器材經驗分享

2022-06-21
撰文:張書豪 (電腦維修 DIY / Python 初學班)
share_2022秋_張書豪_01

前言

「線上教學」是現今教學的新形態模式,它透過網路與資訊設備提供遠距教學,讓人們打破現實的距離,也能暢所學習。 2020 年初,新冠肺炎開始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在教學上亦是如此,原本逐步發展的線上教學,在尚未完全成熟之際,面臨突然其來的巨大改變,必須臨陣上場,無論是老師、學生或教學行政人員,都不得不接受這快速的轉變。

2021 年 5 月,台灣因為進入三級警戒,必須馬上做出應對策略,轉換學習方式,在一般學校已經多多少少有相關線上教學的預演練習。但對於社區大學來說,線上教學則是一個更巨大的挑戰,我們的課程具有豐富的多樣化,我們的學生分布全年齡層,因此在講師、學生雙方都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從好的一面來思考,線上教學能夠拓展學習的範圍,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克服距離的問題,一起來終身學習,也能夠讓講師們提升自我價值,了解更多科技帶來的便利性。

在此份經驗分享中,將分成多個項目來說明,內容包含「線上教學的經驗」、「器材設備的使用」,以及線上教學變形「混成教學」的方法,與各位同儕前輩們分享交流。線上教學的經驗主要包含課程線上化設計與如何讓學生適應線上教學,並且提供「電腦維修DIY」、「Python 程式設計初學班」兩門課程的線上化設計,教學現場執行過程中所發生的事情;器材設備的使用則簡介在線上教學時,曾經使用過的教學器材,以及目前推薦使用的設備及周邊輔助工具,包含「硬體」與「軟體」的介紹;混成教學是線上教學與實體教學的折衷方案,為滿足班上學生各種不同的需求,混成教學是比純線上教學來的容易進行,但也有執行上的困難點,在本文章中將會說明課程執行方法和心得感想。

課程線上化的設計

2021 年 5 月,因為進入三級警戒,社大所有課程都暫時停擺無法上課,當時看著確診人數每日逐漸攀升,發覺不太可能馬上能夠回到教室復課。因此著手進行「電腦維修DIY」、「Python 程式設計初學班」兩門課的線上課程設計,目標希望能不要延遲太多時間的情況下,將該學期的課程順利完成。

圖1 – 44學期 電腦維修DIY課程進度表
圖2 – 44學期 Python 程式設計初學班課程進度表

圖1 為電腦維修 DIY 的課程進度表(現為課程記錄),可以發現該學期從 5/12 後開始停課至 6/9,並且在 6/16 復課;圖2 為 Python 程式設計初學班的課程進度表,復課的時間較早,從 5/18 就開始轉換為線上課程繼續上課。

兩門課程教學設計上因為模式不同,另外還考量到學生對於線上化教學的熟悉度不同,因此在復課的時間也有所差異。以下為兩門課程教學內容及學生狀況的分析:

 電腦維修 DIYPython 程式設計初學班
課程內容剩餘課程的教學項目:
1.資訊安全操作電腦防毒軟體
2.網路知識,了解網路架構、實際操作 wifi 分享器、將多台電腦連接組成區域網路

課程主要的互動需求:
1.電腦軟體實際操作
2.現場引導學生操作步驟
3.電腦硬體拆裝操作
4.現場說明硬體的使用方式
剩餘的課程教學項目:
1.基礎程式語法學習
2.套件模組程式語法學習
3.期末專題製作

課程主要的互動需求:
1.批改程式作業
2.程式問題討論
3.期末專題的設計討論  
學生組成年齡: 40 ~ 70 歲之間
背景:工作進入退休或半退休期, 部分學生對於電腦操作較為生疏,習慣手寫筆記,相較於電腦對於操作手機更加熟練
年齡: 20 ~ 70 歲之間
背景:學生、一般上班族、半退休或正要進入退休期間,因為學習程式設計,學生對於電腦操作較為熟練
線上教學軟體無經驗少部分學生有經驗,大約佔班級總人數的 30% 左右

經過分析和了解剩餘課程狀況後,就能開始設計適合的線上教學課程,讓學生適應重新進入課程,並且擁有較好的課程體驗,才能降低學生流失的機率,也能保障學生能夠完整學習到課程的所有教材。

一、電腦維修 DIY

從課程內容和學生組成狀況中可以瞭解,此班級的課程學生年齡層偏大,並且對於線上教學軟體的使用較無經驗,另外課程方面則是除了軟體操作以外,還包含了部分現場設備實際操作的項目,因此在初期此課程較無法馬上轉換為線上模式繼續上課。如果需要完課就必須處理上述的問題,進行線上課程之前,一共做了兩件課程上的調整,分別是「課前練習活動」、「操作課程使用視訊畫面替代」。

「課前練習活動」是在正式線上授課前,和學生約定時間一起上線,使用 Google meet 軟體進行各種操作練習,例如調整麥克風音量,開啟關閉視訊,在訊息欄位打字傳送訊息等。在練習過程中不會進行授課,以熟悉軟體及上課方式為主,避免正式上課的時候,因為設備連線問題、軟體操作等等,影響真正的授課內容。

圖3 – 課前 Google meet 軟體操作練習

「操作課程使用視訊畫面代替」是上課時如果需要實際操作的部分,因為線上教學的關係,無法直接碰到實驗器材,因此改用視訊畫面代替,讓學生也能從畫面中得知重點。使用此方式操作時,畫面會改為手持移動,有的時候還需要補光或著畫面縮放,除了操作之外還需要講解,因此是需要多加練習和調整的教學方法。

圖4 – 畫面操作介紹電腦硬體

二、Python 程式設計初學班

在 Python 課程,因為在轉線上之前已經先和學生說明線上課程的執行方式,因此在三級警戒時,能夠不受影響的馬上轉換為線上教學模式。 Python 程式設計課程因為課程內容的性質,原本就與線上教學類似相近,採用影片學習課程,現場課程內容或作業討論,可以發現大部分的課程內容都在電腦中進行。若是改為線上教學,同學之間的討論,作業繳交等,都可以使用電腦完成,因此同學的接受度與配合程度也較高,只需要在課前說明清楚教學模式及課程進行方法,就能順利完成課程。因此轉換線上教學時需要做的調整有「課前練習活動」與「上課規則制定」兩個部分。

「課前練習活動」與電腦維修DIY相似,在正式線上授課前會和學生約定時間使用 Google meet 軟體進行各種操作練習,例如調整麥克風音量,開啟關閉視訊,在訊息欄位打字傳送訊息等,另外導入 youtube 直播教學的部分,讓學生能夠透過 youtube 直播得知目前課程的進度、老師宣布的事項,也可以 youtube 直播聊天室讓學生留言,記錄上課的過程。 在此補充簡介兩個線上教學方式的差異:Google meet 會議室適合即時的線上討論,youtube 的優點在於只需要點選連結就能觀看課程,也不需要帳號登入,是對於學生負擔較小的課程連線方式。

「上課規則制定」是線上教學時,因為無法與學生即時互動,因此提出的解決方法,給予學生更多的學習自由度,主要是需要和學生約定時間回到 Google meet 或 youtube 直播畫面,確認學生目前學習的進度、是否有碰到學習上的困難、或者進行課程的討論,另外開始上課時和下課後都要求學生進行線上的「簽到」和「簽退」,此種方式是朔造一種儀式感,就算是自己在線上學習,但也能遵守時間和老師同學即時的互動。

圖5 – Python 程式設計初學班線上教室主畫面

圖 5 是進行 Python 程式設計課程時的線上教學畫面,使用 obs 直播軟體搭配 youtube 直播和 Google meet 會議室,以各種平台讓學生能夠選擇自己最適合的學習方式,obs 是一個導播整合軟體,可以將電腦中的各種媒體資源整合在一起,並且兼具「串流」和「錄製」的功能,能夠大大的提升線上教學的品質和穩定度。

透過「電腦維修DIY」和「Python 程式設計」的課程,可以得知將課程線上化時,需要考慮到的層面有「教學」、「學生」、「互動方式」三個部分,教學包含課程設計與改良,學生需要考慮學生對於線上教學平台的操作和使用,互動方式則包含班級經營與課程學習體驗。

教學方法與器材設備

線上教學是新型態的教學方法,高度依賴網際網路以及資訊應用服務的學習方式。除了網路以外,教學設備也是相當重要的項目,對於必須進行線上教學的老師們而言,設備的選擇和使用是相當陌生的,若不是平常就有在接觸電腦資訊產品,可能對於線上教學需要使用到的設備一知半解。另外在硬體設備之外,軟體的操作也是另外一個困難點,在這個部分中,我們將介紹線上教學時所需要的基本器材設備以及軟體,協助大家解決這方面的困難。

圖6 – 線上教學老師端硬體器材配置

以 Python 程式設計初學班的教學方法為例,基本的硬體設備包含「麥克風」、「視訊」、「手寫板」三個項目,講師可依照自身課程的教學方法,調整需要使用到的硬體設備。圖7 為 Python 課程的教學方法,因此這三個項目我認為線上授課時不可或缺的設備。其他的附屬器材包含「備用筆電」、「腳架」、「耳機」、「延長線材」等。

圖7 – Python 課程線上化教學模式解說

一、麥克風

收音是線上授課時最重要的項目,無論是哪種課程都需要麥克風收音,老師才有辦法將聲音傳送到學生端。如果需要講述較多的課程,麥克風的收音需要高品質較為恰當,上課時會長時間接收到老師的聲音,如果收音品質不好,有過多的雜訊干擾或是環境音,對於學生學習而言會是較大的負擔。

圖8 – 教學用麥克風產品

「迴音」和「爆音」是線上教學時較常出現會碰到的問題。迴音主要發生在多重收音的干擾,老師的聲音傳遞到學生端,學生使用音響或擴大器播放聲音,同時又有麥克風,就會將老師的聲音再度收入學生的麥克風中,產生重複無限的迴音。當老師正在透過麥克風上課時,學生的麥克風必須要關閉,或者使用耳機接收老師的聲音,避免麥克風重複收音。另外品質較好的麥克風對於噪音和環境音的抵抗較強,也會比較不容易發生迴音的狀況。爆音則是比較低階的麥克風常會發生的情況,如果有外力不小心敲到或碰觸到麥克風收音處,就會產生爆音。

如何挑選適合的麥克風?我的選擇會是以三個需求作為條件:(1) 使用 USB 為連接介面 (2) 麥克風需要附有耳機孔,能夠即時聽到自己的聲音 (3) 具有電容式或指向型收音的能力,能減少更多干擾的雜音。表1 為 2022.01 推薦購買的麥克風產品,由於產品會不斷推陳出新,因此某些產品可能會停售或更新商品名。

表1 – 麥克風推薦產品介紹 (2022.01)
名稱類別說明
Razer Seiren X 魔音海妖 X 麥克風麥克風具有耳機監聽連接阜, 三腳架
FANTECH MCX01 RGB心型指向電容式USB麥克風麥克風具有耳機監聽連接阜, 三腳架
HyperX Quadcast S USB 麥克風麥克風收音更好的麥克風, 具有耳機監聽連接阜
[ JPB ] 電容麥克風 – JD-950 ( RGB燈效/心型指向性)麥克風具有耳機監聽連接阜

二、視訊

視訊的作用為讓學生能夠透過即時畫面看見老師,也能在線上看見其他同學的樣貌,因此視訊是第二重要的硬體設備。目前線上教學使用的視訊有兩種模式 (1) 使用現成品牌視訊,提供高畫質的即時影像,部分品牌視訊同時內建麥克風 (2) 使用手機或平板的相機功能,透過 app 軟體,轉換為視訊畫面。

品牌視訊

常見的牌子為羅技、華碩,價格從百元至萬元都有,主要差異在視訊的解析度,也就是畫面的清晰程度,以及視訊的幀率(frame rate),代表畫面的流暢程度,另外還包含視訊的視角,是否有廣角設計等。

品牌視訊的缺點在於如果要好一點的畫面,通常視訊的價格較高,另外因為線上教學盛行,因此目前有很多產品都呈現缺貨的狀況。如果課程需要動態的視訊畫面或是移動鏡頭,那麼品牌視訊線材的長度也是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點。

手機或平板的相機功能

把手機當成 web 攝影機的好處是手機位置隨便你調整,你也可以使用usb 線將手機直接連接電腦,老師只要坐在電腦前面,基本上上課就沒有太大問題。

1.DroidCam

是專屬於 Android 手機使用的軟體,具有 WiFi 模式和 usb 模式可以使用,能將手機的相機轉換為視訊畫面在電腦中顯示或做為上課中視訊畫面的來源。具有免費版以及付費版,付費版提供更多相機參數的調整項目。

圖9 – 利用 DroidCam 產生視訊畫面翻拍桌面上文件至電腦

2.ivCam

是跨平台的(android、iOS)皆可使用,具有中文化以及免費版本,可以在同一個Wi-Fi環境下,將手機或平板就變成為電腦的web攝影機。

圖10 – ivCam 透過 WiFi 無線連接將相機畫面投射至電腦

三、手寫/繪圖板

使用電腦進行授課時,如果需要像教室一樣有白板/黑板手寫的功能,就可能需要購入手寫/繪圖板這項設備。首先說明手寫板與繪圖板是不同等級的稱呼,手寫功能的電子板比較便宜,但是具有繪圖功能的電子板則比較昂貴。

主要差別在於電子筆觸的靈敏程度不同,繪圖會需要更多輕、重不同的筆觸,才能創造各種繪圖手法,但我們授課一般僅需要「手寫文字」,因此購買手寫板即可,其他與手寫繪圖功能相近的有電子紙、電紙板、觸碰筆等。都適合教學時使用,老師們可以依照自己的課程內容以及教學方式購買適合的設備。下圖為較為平價的繪圖手寫板,對於不需要太強繪圖功能的使用者來說,此類型的產品相當適合入手成為線上教學的輔助工具。

圖11 – 繪圖手寫板,繪王 H430P

四、腳架

線上教學腳架是屬於附屬器材,通常具有各種靈活的用途,麥克風會需要腳架、視訊需要腳架、放置平板或繪圖板可能也需要腳架,另外除了腳架外,上面所搭載的雲台也很重要,具有載重和小角度轉移的作用。

圖12 – 腳架的實際使用案例

以下列出腳架相關資訊:

萬用手機平板支架 (白)
【零重力支架】 手機/平板兩用 懶人手機支架
平板 手機 落地腳架
TOPTEC 小雲台+雙螺孔平板手機夾
Ulanzi ST-20 塑膠平板夾座ipad
八爪章魚腳架

五、常用軟體

如果需要進行品質較高的線上課程,那麼就不能只會使用 Google meet 或 Zoom 這類型的線上會議軟體,會議軟體的優點具有非常強大的即時性以及多人互相溝通的功能,但也容易因為過多的系統訊息,對於教學造成干擾,例如進出會議室時會有提示音、同學上課時可能會誤開麥克風、非公開的會議室學生進入時需要一一邀請,會屢屢打斷上課教學的節奏。

OBS(Open Broadcaster Software) 是一個公開播放軟體,我會習慣稱它為導播系統,能夠投射出電腦或平板中的畫面,並且能夠簡單的加工後製,也可以任意切換多個畫面,就像電視台的導播一樣,更能夠全方位的掌控上課過程。

圖13 – OBS 導播軟體
圖14 – 可與 youtube 直播組合

混成教學的誕生與執行

一、混成教學的緣由

在學期初就使用線上教學,發現學生人數及班級控管較為困難,部分同學不習慣課程的進行方式(社大的學生年齡層仍以 50 歲以上為大宗),造成整體課程的體驗較差,經評估後調整為混成教學的方式上課,讓學生能夠自行選擇使用線上或實體教室學習。

混成教學是融合了「線上學習」與「面對面(face-to-face) 實體課程」的課程教學,主要的目標是希望整合兩種學習模式的優點,透過「教學設計」增加學生對於學習活動的參與、以及師生間的互動,提升學習成效。

選擇混成教學的原因主要有三種,第一是改善線上教學的缺點,讓教學成效更為顯著;第二是增加教學的彈性與可觸及性(access),線上及現場教學同步實行,具有足夠的彈性,學生可依照自身的狀態選擇線上或實體進行課程;最後是讓教師投入在教學上的心力能夠事半功倍,透過網路的便利性,能與線上的學生即時溝通、互動、討論,對於現場的學生也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從旁協助。

圖15 – 混成教學的授課現場

二、課程執行與經驗分享

由於混成教學是介於實體與線上教學之間,在課程執行前的設計希望能夠提供學生適合的學習體驗,但必須要教室架設線上教學的設備,因此對於老師的負擔會比較大,上課前需要預留 15~30 分鐘左右的時間進行設備和環境的設定,而課程進行則與原先的授課方式相同。也因為需要到教室架設教學設備,與純線上教學的差別在於必須要「輕量化」、「簡潔化」硬體設備,軟體設定則逐步能撰寫出一個作業流程。

圖16 – 教學現場實況 (老師端)

課程進行期間則需要教室內與線上同步關心學生的狀況,對於教室內的學生與原本上課方式相同,但課程進度因為仍然有提供線上直播和 Google meet 會議室,因此現場的學生也會以直播中的教學進度為主。而線上上課則需要定時觀察學生進度、提供問題回覆、一般教學互動等,有時會離開座位協助現場的學生,因此需要和線上的學生說明「如果有問題需要留言稍等一下!」,其實對於老師而言負擔會稍微辛苦一點,但如果習慣這樣的步調,對於學生上課學習而言會是具有比較大的彈性空間,是比純線上或是純實體課程來說,會有比較大的寬容度。

結語

在本篇教學經驗分享中,提供大家課程線上化的設計方法,並說明「電腦維修DIY」與「Python 程式設計初學班」兩門課程在線上化時所需要注意的事項,另外也提供如果將課程轉為線上時,設計的基本原則,「教學」、「學生」、「互動方式」,是轉為線上課程時需要規劃和重新設計的三個重點,能夠解決這三個問題,對於線上教學就能更將得心應手。

教學方法與器材設備則以經驗分享的方式,推薦使用過的各項器材,及簡介優缺點,「麥克風」是線上教學的核心器材,值得投資足夠的預算購買選用,其次是「視訊畫面」,屬於比較選擇性使用的,視訊配備的細節及規格較為繁多,使用品牌視訊有優點也有缺點,另外也可以利用軟體的方式,將手機或平板的鏡頭轉換為視訊畫面,是一個具有更高 CP 的方式。硬體器材的部分比較容易解決問題,但也需要考慮到電腦中使用的教學軟體,OBS 導播系統提供各位老師們另外一種線上教學的管理系統,有別於簡單容易使用的 Google meet, Zoom 會議軟體,如果未來有心投入更多的線上教學課程,OBS 軟體是相當關鍵的技術,是一門必修的課程!

最後我們提到了「混成教學」,是一種融合「線上教學」與「實體授課」的教學方法,提供學生更具彈性的課程學習方式,若對於線上教學和實體授課的缺陷想嘗試解決的老師們,混成教學是一個不錯的方向,雖然對於授課老師本身負擔較重,卻是一個有效和創新的教學方法。

相關文章

偉特塔羅牌_01
2024-10-30
讓上課不只是學習,而是經驗生活的歷程
王乙甯 (敘事塔羅)
輕鬆學古琴_11
2024-10-30
揭開古代文人音樂的神秘面紗落實於社區教學
石羽彤 (輕鬆學古琴)
社大設計課程的預備心法
2024-10-25
備課還是憊課,在社大設計課程的預備心法
張詠橋 (輕鬆編曲學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