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翻轉教室的社大語言課程

2022-02-10
撰文:郭欣怡
share_2021秋_郭欣怡_01

緣起

2006年夏天進入永和社大教學,當時的永和社大是自己接觸的第3間社區大學,而我還是一位進入社大未滿半年,剛拿到正式高中、職教學證書的新手老師,也正在高中任教。

進入社區大學教授日語課之前,心裡想著的是如何「百分百」將學校所學的紮實日語教授給學生,讓同學在學習中找到成就感。然而,在我踏入教室之後發現,這一切跟自己的想像著實差距極大!

「原來在社大教日語,除了讓學員享受到學習成就感之外,最重要的是必須讓同學笑著回家!」− 困難度100分!
「原來上課不用教太多,夠用就好!但是…什麼才是「夠用就好」的內容?」− 困難度100分!
「原來社大學員這麼認真!社大學員不是來打混的!」− 感動程度100分!
「原來社大的課程內容是必須結合好公民、社區營造、在地文化的學習殿堂」− 在地化程度100分!

原來,社區大學,跟您、我想的不一樣!社大是一個充滿各種成人學習特質,社交圈縮影,更是學習如何與鄰里厝邊和樂相處的學習園地。在這樣不同於補習班或正規學制的學習氛圍之下,「留住學生」更是重要的一環。因此接下來想與大家分享有關「班級經營」的實際運作內容與觀察。同時也希望日後能夠有機會與大家深談有關「想像的社大」、「真實的社大」以及「懷抱共同社大目標的師生」之觀察。

來自四面八方,懷抱十八般武藝的社大學員

社區大學的學員從18歲到88歲都曾經來到我的班上。除了大家能想到的上班族、在學學生、退休人士之外,其實也包含了對家庭付出許多,終於能有機會和時間實現年少學習願望的家庭主婦和被迫中斷學習的社會人士,更有著想回到學校重溫年少讀書時單純情誼的懷舊派學員。同時也能看見懷抱強烈學習動機,想學習第二專長的社會人士。當然,也有著喜愛日本,不論追星、或者工作、生活想前進日本的日本迷哥、迷姐們。

而他們,在學習了日文之後,我常說:「每個學員都將比老師強大!」。因為他們已有自己的專長,在學習了日文之後將青出於藍,更勝於藍。因此,社大學員絕對不是穿著拖鞋,來學校打混的學生。他們是一群學習動機比現役學生強烈一百倍的學生。

不急著上課,先建立彼此互信之情感

來社大上課的學員因為年齡層很廣,因此對待他們如果像對待一般學校或補習班的學生一樣,就可能讓班上的氣氛「冷冰冰」,嚴重的話可能擴大到讓學員產生「學習寂寞感」。

因此,雖然我教的是語言課程,但是在課堂上我不急著先教單字、文法等。反而會先藉由各種課堂活動,讓學員們漸漸熟識,使學員在班上找到自己的歸屬感,進而讓學員找到「學伴」,同時也可以藉由課堂活動加強學員對班級與老師之間的向心力,如此一來學員來學校就不會感覺是孤單的。而這個方式最核心想法就是 −「把學員當家人、朋友」,如果能把學員當「家人」,教師自然會想去關心學員的生活,而不只是關心學員的學習進度。漸漸地,學員來社大上課時,就不會有壓力,會有「回家」的輕鬆愉悅感,也能保持高度的出席率。而高度的出席率,便能加強對社大的向心力,在教師可能忽略學員需求時,學員彼此之間將成為一個「學習共同體」,能夠互相打氣、鼓勵,進而一直續班學習。因為,沒有一個人想從快樂的團體中缺席。

故,在教學之前,應先建立社大教師與社大學員之間的關係聯結,學員更能自在地坐在教室,放下工作與家庭、社會的壓力,在教室安心、安穩且輕鬆地學習。

接地氣的文型、單字用語、會話實際演練

曾經遇過一位社大的媽媽級學員,她告訴我:
「老師,我要來學打手工皂。因為我兒子會過敏,固定得買手工皂,我想為他做適合他的手工皂,同時也不用再買外面賣的昂貴手工皂了」

也有一位學員告訴我:
「老師,我女兒嫁到日本了。我想把日語學好,可以好好跟我的女婿聊天!」,或者
「老師,我的日本孫子漸漸長大了,我想跟他用日語聊天,因為他還不太會說國語」
「老師,我想學日語歌,我的朋友都很會唱,但我都不會唱,好糗」

以上是學員真正的聲音。跟學員生活無法結合的教學內容,是引不起興趣的!而且只要學員無法與教師設計的課程有所共鳴的話,學員可能很快就缺席,而且您再也見不到他了。

因此,在我教授的日語課程之前,會先從了解學生的背景開始,進而了解他們一開始進入社大的動機。當然,了解的過程中絕對不是如調查局般地盤問,而是透過關心與講師的自我主動分享,讓學員也能卸下心防,主動分享自己的生活。

在教授日語時,我很少使用PPT做為教學內容。因為如果使用PPT教學,在語言課程時,極大可能使用萬年例句或者一成不變的對話。一來,內容不一定適合所有學員,二來,教師本身也可能對教學感到疲乏、無趣。

基於以上原因,我喜歡從自己及學生的生活中,配合欲學習之文法造實用例句,想像學生在生活中可能使用的句子,導入實用的會話句,不論什麼樣的句型,都必須利用想像去模擬學員在生活中可能使用到的單字、句子等,如此一來就能讓語言課變得實用,一旦課程內容實用化,學員自然就會覺得課程內容簡單又有趣。因為當學員在生活中用日文說出已學習的句子時,便能清楚感受到教師上課內容的實用度,也能對教師上課的內容感到安心且提升自己的學習成就感。

有點「慢」,又「不慢」的課程進度安排

社大學員並不是一群只想穿著拖鞋來學習混時間的學生,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學習目標。然而,生活與家庭及工作等的種種壓力,可能回家後,書包都未曾打開之下,一星期又到來了。因此我便採取以下的方式進行課程。

20分鐘:使用日語與每位學員對話-「增加教師與學員的熟悉度」
30分鐘:使用最近發生之時事或天氣狀況等複習上週所學-「讓同學感到安心」
10分鐘:讓同學互相對話-「讓同學透過互助,發現問題,進而發問」
60分鐘:教授新的句型、單字-「學習新知識,增加學習樂趣與提升成就感」
50分鐘:進行課堂活動或新的會話創作-「協同學習,加強同學向心力」
10分鐘:利用課堂活動或練習題做驗收-「確認學生學習成果」

透過以上的教授過程,讓同學可以自然而然地進入教師想營造的學習氛圍外,同時也能夠實際讓同學開口說、讀,與動筆寫。教學進度不用趕,學生能吸收的,才是成為他們日後說得流利日語的養份。但是,也不建議原地踏步太久,無法持續往前走的學習,容易讓學生感到乏味。

適合社大學員的驗收方式

成人教育中,成人通常害怕犯錯,因為往往犯錯=沒面子。所以,在正規學制下的「考試」驗收方式是極度難以執行的。

在我的班上,同學間的日語對話及會話創作,便是我不著痕跡了解學員學習成果的方式。在同學出現文法錯誤或單字發音錯誤時,我不會直接指出同學的錯誤,而是在先不打斷學員發表的情況之下,使用正確的句子或單字,找機會重覆學員說過的句子,而不是告訴學員:「這樣唸(寫)不對,應該~唸(寫)」。其實往往在這時候,我會特別注意同學的眼神,當事人通常都會露出驚訝的眼神,或者微微點頭,彷彿在告訴老師:我聽到了,原來,這樣說才對!在這一刻,我也能成功在不傷學生自尊心之下,成功給予學生正確的回饋。

培養世界觀的公民

語言課程除了該語言本身的單字、文法之外,我也會教授有關日本人的文化、日本人的想法、日本人的習慣等,同時也分享自己到歐美旅行時親眼所見的日本人於海外的生活模式,以及歐美人士對於日本人的看法等,讓學員可以了解日本文化滲透於歐美的情況,以及日文除了在日本使用外,在其它國家的使用情形等,進而提升學員學習日文的樂趣。

好的聯絡人帶大家上天堂,不好的聯絡人叫大家散場

很幸運地,在我到目前為止的社大教學生涯當中,只有一次深感「自己選錯了聯絡人」。但也托聯絡人的福,在許多優秀聯絡人的協助之下,成功帶完所有初、中階的日語課程。

通常在日語一時,我會觀察,在大家都互不熟悉的第一堂課時,哪些同學總是笑臉盈盈看著自己、對教師的發言做出如點頭、微笑的肯定回饋。自我介紹時台風穩健,或者有哪些同學很樂於分享自己的學習動機等,接著在下課時,我會先開始跟這些同學閒話家常,試探同學對學習日文的熱情。接著,在第二次上課之前,詢問該學員是否可以擔任聯絡人。不瞞大家說,到目前,90%都能成功邀請教師心目中的人選擔任聯絡人。

好的聯絡人,其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可能不是幫教師借用麥克風等,而是能在續報時,跳出來以身作則鼓勵大家,或者在教師看不見的地方,協助學員學習,甚至有些聯絡人會帶領大家固定時間舉行讀書會,自動自發學習。因此,好的聯絡人帶大家上天堂,不好的聯絡人叫大家散場。

結語

在社大教學10餘年來,深感學員來到社大,雖然桌子不像辦公桌寬敞,椅子可能不像公司或家裡的電腦椅或沙發舒服,但學員能夠在大家單純學習的氛圍之下,互相交流有興趣的事物,一切彷彿回到無憂無慮的學生時代,讓學員可以在為家事與公事奔波之餘,有一個喘息且做自己的空間。而在這樣的空間之下,同學之間的學伴情誼及輕鬆的生活分享時間就成了學員走進教室時最期待,也是最有力的熱情延續來源。

基於以上緣由,深感講師的班級經營更顯重要,所以除了教學的內容之外,我用了許多心力讓同學透過班級活動及學習活動,增加對彼此的認識與建立學員間的情誼連結。希望以上的分享能為社大的教學活動盡一份心力。也盼各位社大先進們予以賜教,敬請多多指教。

相關文章

偉特塔羅牌_01
2024-10-30
讓上課不只是學習,而是經驗生活的歷程
社大設計課程的預備心法
2024-10-25
備課還是憊課,在社大設計課程的預備心法
從指定創作到自發創作
2024-10-25
老師位置的切換:從指定創作到自發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