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自然步道的生命故事

2022-02-10
撰文:吳麗明
share_2021秋_吳麗明_01

跨領域的探索

99年春天永和社大【社區生態師資班】的一堂課,讓原本想當綠手指的我一頭栽入生態領域,初始對於課程其實沒什麼概念,只是「師資」二個字對於我是很有吸引力的,記得第一堂課「相見歡」,潘潘特別來班上給同學鼓勵,最後結語提醒大家上了這門課就得到溼地去導覽…啥米,跟我想像落差好大,不是來玩草花?師資培訓嗎?解說員又是蝦米東東啊!哈…當下有種誤入賊窟,被小威騙的感覺,心想不行不行我得再問清楚。第一堂課就抓著學長拼命打探,這門課究竟在探討什麼?學長說:「永和溼地是我們居民的後花園…」,學姐則說:「花園裡面的生態豐富,蝴蝶、花草很多…」,另一位學長則說:「妳一定要實際去看看…」,其實還霧煞煞…老師等同解說?現在回想起來,通常做為學生的聽完第一堂課,如不符合期待一定是退選去了,但由於喜歡追根究底的個性使然,心想如是去退選那不是永遠只是在窗外看,不知窗內事嗎?總是要先弄清楚課程到底在玩什麼?再來下決定吧!沒想到就這樣一待二年,剛開始只是參與班級及學校的各類活動擔任任務,後期則以講師身份與後進學弟妹分享一堂「大漢溪溼地生態廊道」的重要性。至此開啟了我更深入探討的學習之日。

在學習的過程中,因緣際會下接觸到自然步道協會洪素娟老師,由於他的引領,讓我不再單純只看溼地的小花小草,原來大樹也是會開花的…因此,有機會學習安排課程規劃、設計(無給職志工)同時也擔任授課講師,也因為勇於承擔任務所以無形當中多了很多的學習機會,這些經驗讓我從一個完全不懂自然生態,搖身一變社區大學人文生態課程專任講師,實是感恩!初期跟著不同的講師學習如何解說,也常常觀察到不同的老師各有自己擅長教學的方式,有些老師會引導學生如何從生活中觀察,有些老師則是喜歡、擅長學理派教學…一朵花可解剖半小時,各有人愛。但我常想如果是自己想成為【何種講師】呢?

教學方式的轉換−契機與轉機

猶記得「101年秋季班」新中和社區大學開辦時,初送課程需要定課程名稱、宗旨、目標時,想到自己也非本科系學生,想起自己初學之心,將心比心,如大部份的同學都是非本科系,加上是上班族或待退人士,對於什麼樣的課程內容有興趣呢?解剖學我想應是沒有興趣的了,對於大部的人而言綠樹看起來都一樣,傻傻分不清到底誰是誰…為了想引起同學的學習興趣,所以下了『主題:自然步道「嬉」遊記,副標:「悠悠」山水話人文』…旨在讓所有學習的同學可以在輕鬆的心情下做快樂學習,進而引起觀察了解廣大的台灣人文及生態的奧妙之處,行有餘力時能真正付出行動呵護台灣。

初期運用講師群方式授課,邀請不同專長的老師進行課程,自己則於帶課過程中,將學員分組鼓勵討論及用筆記錄下來,雖然多半是由組長個人完成…但往往是付出的人學得最多。另同學課後偶爾會來反應聽講過程的感想,藉由同學的分享,了解不同老師講述的內容,畢竟解說工作是實地走讀以經驗取勝,每位老師進入生態領域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自然不一樣,難免會有答案不一的結果,講師群的好處,可以從不同講師身上學到不同的資訊,礙於講師群都有各自的生活步調,難有共學討論的時間,對於學習的同學而言,無法判斷那些是正確,又有那些是講師宣講時的「口誤」,此時才發現講師群若無共識,帶給同學反而是「多頭馬車」的學習缺點…。

課程執行的過程中,印象最深刻則有二。第一例,學員反應「課程很棒,但多講植物對植物實在沒有興趣…」,我的鼓勵方式:「您喜歡什麼呢?喜歡動的生物,以蝴蝶為例,是不是如人一樣要吃飯,如果想觀察蝴蝶就必須先找到食草…這樣有對應關係學習起來是不是更有趣呢?要不要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呢?」印象中這位同學最後還介紹其他同學一起進來學習。

另一例則是有學員用粽子來形容課程,這位同學是如此說:「這是一個很棒的課程,每一條步道就像是一粒粽子,而整期課程就像是很多【一顆顆的散粽】卻沒有【粽串】也就是看不出該期的主軸…」想想這真是一個好問題,也因為做中學,時時將學員的提問放在心裡反覆的咀嚼…如何將這些散粽整合成一串粽子,如果是【我個人開課】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前例讓我知道如何鼓勵學員繼續學習的動力,後者則是埋下未來如何更明確安排規畫課程,俾使課程有延展及延續性。

「個人送課」一直是我長期以來的最終目標,旨在讓同學的學習更為聚焦及有次第的學習,早在「101年秋季班」中正社區大學學務,即建議我以個人送課進行教學,當時只覺得自己教學經驗還是不足,沒有答應。直至105年中正社大的羅校長的支持,再次以一句「好教師我要留下來…」頓時信心大增,原來在中正社大的努力有被看見,既有校長及學務的支持,何不給自己一個挑戰的機會,也因校長長期的鼓勵教師一定要朝「優良課程」「非正規學分認證」為目標,才是讓自己在社區大學中可以屹立不搖、永續經營的。有幸遇到一位伯樂、用心經營校務的校長,讓我時時琢磨如何能夠以二年一綱或者三年一綱的巡環教學讓課程永續呢?

課程架構的建立−主軸

自接觸生態領域後,筆者平常即有大量閱讀的習慣,而在原來的工作領域也有執行內部教育訓練的經驗,工具書的運用則是很重要的…心想既然環境教育解說的素材是以台灣為主,何不尋找這方面的書籍來架構及主軸運用,有幸發現二本適合的教材,同時也會推薦學員課後閱讀,以生態而言,依李培芬教授所著的《台灣的生態系》為綱,細分每期課程(都市生態系、淡水生態系、森林生態系、海洋生態係)的總主題,再依總主題歸類每一條步道想讓同學了解的內容。人文部份則依史明審訂邱顯洵教授繪著《手繪台灣人四百年史》為補充教材…當然細目教材運用也很重要,但有了主軸手邊的工具書就一一派上用場,例如:地質、河川、產業…等等。

為了重新建立學習者的觀念…何謂「自然步道」?第一堂課我常會如此問大家,一、何謂「步道」?二、步道在那裡?三、什麼叫「古道」…用這樣的問句讓大家一起來思考釐清「步道」的概念。「自然步道」,原本是郭城孟教授提倡的一個學習概念,原因是郭教授曾為了賞花而舟車勞頓的一路塞車上合歡山而有所感觸。引入此概念是旨在強調「學習不遠求,在生活中即時時可見」,祈望在解說老師細心陪伴下一起走讀成長。但多數人接觸這四個字則被「自然」二個字給限制住了,總是認為「自然步道」與「爬山」畫上等號,賞花、鳥、看瀑布…「玩」才是目的。

唉!殊不知「步道」即是人走的路,而步道是「一條有生命故事」的道路…,例如:「魚路古道」、「茶路古道」是先民為了從前山到後山賣魚、賣茶而走出來的一條產業便捷辛苦之路,而今卻因交通發達而被「車路」給取代了。又以中和地區遠近馳名的「圓通寺步道」為例說明:此步道至少有五寶,一寶植物:會結桂子的桂花(中國植物),別具特色的沙皮蕨、小花鼠刺…,二寶昆蟲:紅胸黑翅蟬,又早期生態未被破壞前,聽說還是一個日本人來此賞蝶的好去處,三寶砂岩地質:洋葱石(公館凝灰岩),四寶建築:花了51年跨時代陸續完成的廟宇建築,五寶人文故事:妙清尼師如何展現如現代「晚晴協會」功能的人文故事(現四、五寶,以於105年被文化部指定為古蹟110年再次修訂)…當然更不用提在廟前展望大屯山系、觀音山直至淡水河口的最佳視野,完全是一個最棒的地理教室。當我再做教學分享時,我總是會如此反覆說明,我常喜歡稱此步道為「完全步道」,因為這條步道值得大家一再翻閱省思。而想想一下,您身處的社區之中有這樣的一本好書嗎?

「自然步道是條有生命的故事」,不應只是侷限在蟲鳴、鳥叫之中,別忘了「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份,如何與之和諧共處才是王道。人類應該跳脫「自我本位」的角色,謙虛的去對應看待整個自然環境。而每一條步道就是一個應證教科書的活教材,書本上教我們的理論,不就是用「實務走讀」來印證去發掘嗎!而建築古蹟則是一個地方的成長歷史脈絡,等待大家去探索閱讀,愈是深入愈是發現原來台灣四百年史就在其中。

尋找兌變的茁壯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往往不是如自己想像,難免也會遇到挫折。「新班」因學生第一次接觸,往往學生的學習態度良好,但當進入「成熟樣態」,一個班級沒有新血進入、舊生社團化後,此時舊生影響新生的學習態度…加上社會結構改變,老齡化社會、失智、焦慮、憂鬱人口增加的同時,如何運用此課程讓學習者快樂學習真正入心,同時願意將所學分享他人,影響他人…又如何鼓勵同學參與公共議題、校園活動、班務推動及公民素養的提昇,則又是另一個挑戰…

但由於目標愈來愈明確,再次為自己的課程重新定位為環境教育「通識課程」,以環境教育為主,台灣的生態、人文為輔,課程內容以「人文生態」為宗旨強調保育、棲地保護、永續利用…。跟同學分享土地認同的重要性,有共識就有向心力,有向心力社會自然和諧,又植物不會移動,端賴外物令其移動,而自然鳥獸的幫忙有限,現今所有社會、生態問題多是來自於「人類」的自我價值取向…如果大家都能認清這點,盡自己本份真心珍愛台灣,台灣應會邁向愈來愈和諧的未來。

與社大講師的共勉

人生過程中總是會有貴人相助,因為自己喜歡與人聊天,與其說是聊天,不如說是時時喜歡向別人「請益」尤其自身並非科班領域出身,網路資料的查詢及應證就變得很重要,向人請教的好處在於自己的觀念卡到時如何轉彎,例如:外來種問題、課程研發…。隨時進修,大型講座、社區活動的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都有助於自己內化提昇。僅以此小小心得與各位老師分享,期待與大家共學能夠更增長經驗及智慧。

相關文章

偉特塔羅牌_01
2024-10-30
讓上課不只是學習,而是經驗生活的歷程
社大設計課程的預備心法
2024-10-25
備課還是憊課,在社大設計課程的預備心法
從指定創作到自發創作
2024-10-25
老師位置的切換:從指定創作到自發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