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身為與眾不同─從「書寫自我」看見社大的特殊之處

2022-02-10
撰文:姚海安
share_2021秋_姚海安_01

教學環境難能可貴的風景

「我的看法與老師很不同⋯⋯」一句乍聽轟動之語,在「書寫自我」課程中卻是如此平常。

「我能明白你的想法。」我平實地回應,「也如同我一直告訴你們的,文學是一面鏡子,它會映照出你內心最真誠的想法,它甚至如同本能,感受是不需要去培育、學習,而是要從體內發掘出來。」

今天學員與老師的意見相左,或是學員之間的想法不同,在「書寫自我」的課程中並非什麼特別的事情。有些人可能會討厭衝突,但藉由課堂老師的引導下,不同的想法很自然的被尊重,因為我們來自不同地方,同樣的作品、想法在不同人身上一定會投射不同狀態。這是我在社大教學中常常提醒學員的。

常常會思考教學中到底要帶來什麼?在文學裡面,每一個人的感受都是自由且無需受控、限制於誰。是否認同老師的想法不是絕對,因為在社大的教學中,老師無需給予「答案」,而討論跟感受需要技巧磨鍊表達,學員可以自由拿捏,主軸是透過文學理解別人的想法,且能逐漸找到書寫、溝通的技巧。因此每個人的獨特性與反應變得至關重要。

如果今天社大是才藝/補習班

所有的教學會因為環境的轉換而有不同形式,因此實驗教育、社區大學、公共學校、大學、補習班⋯⋯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與目的。如果今天社區大學只有負責將才學、知識教授給學員,那它便不會以現在形式存在。

如果今天是在才藝/補習班授課,所有教學都有了目的與規則。學習變得有目標、分數,因為透過這類學習的結果在於考試的好壞、技能的展現,而非純然感受與人文討論的表達。同樣在文學的領域中,「專業」變得至高無上,每個人都得累積成既定的樣子才能符合社會的期待。因為這裡的學習必須變得有用,得用於社會(無論是成績、學歷、生產工作等等),這也是普遍教育的問題,首先人們得符合如何在社會上生產的價值與位置,透過學習獲得心靈、感受與理解上的成長變得次要。

這其實是比重的問題,是以學習技巧、能力用於社會為主,還是以討論、感受、理解弄清自己與社會本質為主?兩者都是重要的,但是在不同教學環境中自然就會有傾向哪方的情況。而社區大學因為有著培育公民社會的期望,也希望民眾透過學習理解自身與社會處境,因此在成立與要求講師的方式,自然就會不同於坊間功利取向的教學。

公民意識的動力:以「書寫自我」為例

常會有人提問公民意識是什麼?其實這個問題本質上是在詢問一個美好社會中,公民扮演的角色與責任是什麼?這其實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也不是我們怎麼做就一定對,卻是得不斷嘗試找尋出路的事。某種程度上這和我們過生活、面對週遭一切起落如何應對有很大的關係。在「書寫自我」課程中,曾有位同學想藉由課程撰寫與離世父親的關係,本來親情便是值得一再被思索感受的生命議題,與至親的關係往往愛恨糾葛很難釐清。

我要做得其實很簡單,卻是在很多情境中多數人難以做到的,那便是引導學員、自己去發掘心底激盪的感受,好比在迷霧中要點起一盞盞燈,通往內心的路,事件發生的當下你有什麼感覺?這個感覺來自何方?透過課程一步一步引導學員展現自己。慢慢地學員的作品從與父親相處的關係裡,看見生命中離合帶來的遺憾與消亡,從這份消亡又再次提升到外省群在台灣的位置與消逝,從父女關係慢慢擴及到時代下的族群關係,透過學員的眼光看見生命與時代的轉折。這一步步的提升我認為就是公民意識的培養。

一個人能夠逐漸認清自己,透過閱讀開始理解別人的意思;藉由心得分享建構出自己的意思;藉由書寫練習覺察心底的意思,其實都是需要循序漸進練習的事,每個人對文學的感受與起點是不一樣的,來到課堂中的學員可以簡單給自己目標,不一定是誰都要馬上開始寫作,可以事先理解再來是能組織語句最後才是能夠書寫,需要達到這樣的結果需要長時間的累積與感受,就像我們成長不是一蹴可及,所有的練習也需要扎實往前走,學習這條路沒有捷徑,那當人願意走向美好與認識自己,也是一樣的道理。

當「書寫自我」課程開設於社大,我們要做得其實很簡單,課堂空間給予學員所有的彈性,從完全不發表只有聆聽與感受到深入發掘自己去書寫表達都一樣的重要,因為所有事情都需要「開始」,社大便是一個溫暖包容的空間,在這裡我們沒有升學壓力、學分、社會性的價值目標,我們需要做的是讓自己沈浸在此,從這樣的空間中依照自己的步伐慢慢去拓展、理解自己,用心多少自然得到多少,不需要有壓力也不要有結果要如何的想法,只需要在課堂中去感受、表達。文學美感就是人的本能,其實你不需要去「學」而是要從心底慢慢去找回自己。

正如「書寫自我」給予學員的意義:「文學是一面映照內心鏡子,讓書寫成為通往自己的路。」這一套方法應用於課程、社會都將成為一種觀點,也只有認識了自己才可能找到自己在社會的位置,才可能真的知道如何與他人互動,而這看似簡單的行動就是習得公民意識最扎實的路。

相關文章

開發身體原舞力_02
2024-07-09
舞動身體 ‧ 遇見生命的原舞力
陳亮萌_16
2023-12-21
歐式經典美食-教學經驗分享
羅雅軒_01
2023-12-20
動動手動動腦一起玩線手編織